第261章 对赵瑗的心理暗示(第3/6 页)
而枉顾李申之的谋划,到时候双方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矛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不凡话说得有些隐晦,但是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意思:万一赵构认怂怎么办?
其实连万一都不用想,赵构肯定会认怂。到时候朝廷的压力传导了过来,他们该怎么应对?
张浚大手一挥,继续大包大揽,说道:“朝廷上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自有老夫在此。”
李申之倒是不太担心这些,反而有些戏谑地看向了赵瑗:“不知建国公可有何意见?”
“啊?”赵瑗的心思一直放在三圣上面,在方才的讨论中有些走神,忽然被李申之一问,有些愣神:“申之所言甚是。”
李申之摇了摇头,说道:“不知建国公想过没有,假如说有这么一个朝廷,所有人明知道皇帝是错的,却不得不执行皇帝的命令,那么天理在哪里?纲常在哪里?”
虽说是以“假如”来举例子,但大家都知道,这分明说得就是当今的朝廷,而那个总是做错事的皇帝就是赵构。
赵瑗此刻的内心变得极度的纠结。
忠孝的两难再次涌现在心头,让他的面色很难看。
忠于国家吗?孝于赵构吗?如果赵构的想法与国家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他该怎么办?
按照历朝历代的规律,这种时候往往该废帝了。
如果皇室自己内部舍不得废帝,那么天下百姓将会帮他们废帝,到时候就成了改朝换代。
李申之给赵瑗留了一些思考的时间,让赵瑗的想法充分发酵之后,才继续说道:“建国公不必担心,下官说得不是废立之事。倘若这个皇帝是个糊涂蛋,谁敢保证废了之后就能换一个精明的上来。”
看似为赵瑗宽心的话,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赵瑗的眼神变得更加迷茫,看向了李申之,等着答案的公布。
李申之说道:“何如皇帝与相公们来一个约定,皇帝该管什么,官员们该管什么,大家各安其份便是。涉及到家国大事的时候,不再由皇帝一人抉择,如此以来即便是出现个把昏君,也不会对家国大事产生过大的影响,建国公以为如何?”
李申之这番话是在为日后的改革做铺垫。
他不是不想废除帝制,来一场彻彻底底的社会革命。
可惜时间来不及。
想要来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至少也得数十年的积累,需要培养出足够的新兴利益群体,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