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摊牌(第5/6 页)
申之的奏折,继续下诏书投降,李申之拒绝执行,然后再次上书向官家陈明厉害。
只要李申之不揭竿起义,亦或是赵构不免了李申之的职,那么这个死循环便会一直持续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初岳飞就是落入这样的死循环之中,结果岳飞在与皇权的对抗中率先认怂,选择了退兵,也导致了一场悲剧。
李申之比岳飞强一点,因为赵构想要保持和议,就不得不留着他。
他比岳飞多了一道护身符。
赵瑗在一瞬间便明白了这样的死循环,但他的思路走得更远,想到了皇帝该如何维系皇权。
于是赵瑗找到了李申之的逻辑漏洞,问道:“那若是你判断错了呢?”
李申之上面的一番长篇大论看似无懈可击,但其逻辑起点在于自己基于现场形势的判断是对的。
可若是这判断是错的呢?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验证的猜想。
时间的纬度是单向的,选择了一条路便永远无法选择第二条路。李申之与赵构的两个判断,最后只能有一种结果,而永远无法判断另外一种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如果判定标准更加地严苛一些,甚至于选定了的那条路,同样无法判断当初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这是一道非常艰深的哲学问题,也是李申之穿越的那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内容。
李申之没有试着去向赵瑗解释这么复杂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指向了赵瑗真正担忧的核心。
李申之问道:“敢问殿下,谁才是皇权最坚定的扞卫者?”
此言一出,所有人全都震惊不已。
张浚受惊之后又变得很欣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总是能语出惊人,说出前人从未说出过的话。
问得好啊,皇权的扞卫者。
千年以来,很少有人敢光明正大地把皇权拿出来说事。
而李申之问得也很有趣。
既然有皇权的扞卫者,那就说明还有皇权的破坏者。
世上的人就那么多,分分类也不过是士农工商,最多再加一个兵。
这些人中有些人是皇权的扞卫者,那么剩下的大概就是皇权的破坏者了。
张浚看戏一般地看向了赵瑗,他也想知道这个帝国未来的接班人,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喜欢大宋不怂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