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王家哥(第2/3 页)
的人——暖湾村舅舅家庄子里的——是舅妈牵线搭桥认识的。
10岁那年,是武家寺乡武家寺村武家寺社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第一个年头,家家户户分到了土地、牲畜和农具,惊蛰过后田野里驴声马叫、尘土烟雾、欸乃声声,一片热闹、繁忙和欢乐,姐娘也陪着父母耕种自家的“责任田”——其实是看守放在地边上的馍馍和水,防止乱转的野狗叼去,她一个人呆在家里憋得慌,就找了个理由,跟着父母来到地里,等到父母吃过馍馍喝过水,她就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一种无所事事的样子。
午饭吃过,武家妻子请来了张善仁,说:“该到上学的年龄,姐娘要去学校读书了,你给起个‘官名’让她爸下午领到学校报名。”。
张善仁把稀稀疏疏的几根胡子捋了又捋,也没有“捋”出一个满意的名字,好多个名字都在他的脑海里浮起翻滚,都被他在摇头晃脑之中一一排除了,这次就不能和上次取乳名一样的“凭天断”了,“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机会只有一次”他想——他要给“干孙女”思谋一个既有深意又觉得响亮还要可爱的名字——他把“干孙女”的生辰八字反反复复在心里叨念了不下一百遍,希望能够突然唤起灵感——他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且怎么不能“偶得之”?他不是“妙手”吗?记忆中读私塾那个时候,他属于思维最敏捷的人物之一,现在,唉——现在怎么就如此的迟钝?
当张善仁把“姐娘”的“官名”确定为武泽天时,把父母吓得脸上蒙上一层灰尘似的,“姐娘”的父亲战战兢兢地说:“武则天可是个皇上——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你不会是开这么大的玩笑把?!”。
“看把你吓的”张善仁解释道:“当过皇帝的武则天的‘则’是‘原则’的则字,我给孙女用的‘泽’字是‘润泽’的泽字,意思完全不一样,而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所谓‘润泽’就是阳光雨露滋润万物,顶多是个给穷苦百姓办事情的人——根据这娃娃的生辰八字也不会错。”。
武泽天的父亲把女儿领到学校,报名登记的老师听了这个名字,把眼睛瞪得像灯泡,问:“能不能在换一个名字?”
“不能”
“那么就把‘泽’字写成三点水的‘泽’字”老师看着,以商量的口吻问,就用笔在另外一张纸上写下来。
“对!对!!对!!!”武泽天的父亲激动得连连说了三个“对”字,然后补充了一句:“娃娃干爷也是这么说的,你们文化人就是‘臭气相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