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点醒唐盛我又收获了一个粉丝(第3/4 页)
手戴一只,右手戴一只。家里玉圈子成堆,也不兴这样戴。不可用黑绳线系着,一般用红绳。
不要戴坟墓出土的玉镯,有些人认为越古老越好,其实可以收藏欣赏,不要戴在手上。
我又问:“手镯是戴左手还是右手?”
他说:“没有特别的规矩。一般的人戴左手,因为右手要用力。如果是左撇子,那就戴右手。”
我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唐盛对答如流。有时还引用了古人的话。
我说:“你把上次写的那篇500字的文章给我看看?”
他从抽屉里掏出来递给我。
我仔细看了一下,心里已经原谅了他。
不是他写错字,而是刚参加工作,对机关行文不熟悉。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公文,听了张主任的动员报告,听得不确切,才写的错字。
我心想,还是李老说得对。不要随便去告人家的状。
我不过是读了个复旦,然后看了一叠厚厚的书记市长讲话,才知道机关有些独特的表述。
我怎么要求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在记录张主任讲话时,能准确记录那些机关专用术语呢?
我把那张纸退给了他。
他有些莫名其妙。
我说:“你才参加工作,不知道讲什么内容,我可以理解。至于讲古董,目前不行。因为我们办班与古董没有关系。
但是,你可以讲玉。可以讲玉的功效,玉的佩戴方式。”
他马上反应过来,说道:
“讲玉的功效,就是不要乱戴。什么样的体质就戴什么样的玉。讲玉的佩戴方式,就是在社交场合别出洋相,是吗?”
我说:“yes。”
他哈哈大笑。
我说:“明天是星期六,你就回家,让你爷爷把玉的佩戴,玉的功效全部讲给你听。如果还有其他知识,你也记下来。我到时指导你写个系列课程。
比如,中国玉文化,玉石佩戴的好处。玉石佩戴的礼仪。如果爷爷还教了你一些新的知识,你也讲给我听。
这些都可以开课。提高干部素质,也包括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与运用。”
唐盛说:“东哥,我今天晚上请你吃饭,行吗?”
我说:“改天吧,不止是你觉得讲课有难度,我也有难度呢?”
“你有难度?”
“对啊,你讲玉,大家都不懂,会听得津津有味。我讲其他的,别人多少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