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回回炮(第3/6 页)
间又造了好几个摆钟,遣人宋到了应天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申之挑了一个品相最好的,放在了工地的棚子里,这样不论是阴天还是下雨,都能准确地知道时间。
更重要的是,终于不用掐着指头换算时辰了。
比如说现在是晚上八点,天已经黑透。
照明设施是稀缺品,即便是张浚倾全力支持,也无法保障工地彻夜施工。
当工匠们用罢晚饭之后,便全都被安排去休息,明天天亮之后接着再干。
而李申之的工棚里,聚集着十多个人,他们在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造回回炮。
李申之在纸上把回回炮的基本构造画了出来,与众人讲解着回回炮的发射原理,以及相比于传统抛石机的优点。
回回炮与传统抛石机的区别之一,在于使用难度的降低,正如弓与弩的区别一般。
弓的射程有多远,全部有赖于弓手的臂力有多大。臂力越大,开的弓力量越大,进而射程便会越远。而弓的准度,也依赖于弓手的技术和经验。
反观弩就简单多了。战场上的神臂弩,上弦的时候是用腰腿的力量,双腿蹬住弩身,然后双手拉住弩弦完成上弦动作。这样的力量一定比单臂拉弓要大得多,所以对于同样的士兵来说,用弩不论是射程还是作战续航能力,都远远地高出弓手。
再说精准度,弩手可以端着上好弦的弩进行长时间瞄准。而弓手由于需要用力地拉着弓,无法维持长时间瞄准状态。在战场之上,弓手很少拉开弓再瞄准的,往往都是先行做好准备,拉开弓之后直接就射,这样节省体力。
回回炮也一样,通过精巧的设计,可以降低使用难度,并增加精准度。
传统的抛石机,是通过牵拉来发射石弹,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牵拉,才能将百斤重的石弹发射出去,可想而知操作难度。
而回回炮不同,是通过配重来实现抛射。简单来说,就是回回炮使用了“蓄能”装置。这一点与弩的思路一致。
既然可以蓄能,操作方法就能实现多样化。
就拿配重来说,一千斤配重的回回炮,射程可以媲美一百人拉索的传统抛石机。
在放置配重的时候,完全可以把一千斤的重物分成十份,每次只吊装一百斤的配重放上去,分十次放完。放置好配重之后,只需要一个人拿着锤子敲掉锁止装置,抛石机便能够击发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