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 页)
可当。
“空儿,是我无能,是我没有保护好你。”
燕思空捧起他的头,见人前霸道冷峻的镇北王竟然是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不禁心头一暖,揽过他的脑袋,将他抱进自己怀里。
第27章
镇北王府,承运殿内。
封野今早与众文武官员议事,诸人散去后,封长越与王申未去,封野留他二人在殿内,猜测他们欲言之事,当与元南聿有关。
此次北伐,大同军最终止步于瞻州,但因为有封长越和王申坐镇大同和黔州,北境局势稳定,让金国人和朝廷皆无机可乘,此战虽未完全达到目的,但也不算全无所获,这二人有守城有功。
若是旁人,封野或可全不理会,但他二人直言求见,封野不好不给他二人面子。
封长越如今已年过六旬,封野体恤他年事已高,让他坐下说话。
“……王爷此事当思虑周全,若处理不妥当,怕是会授人以柄。”封长越自觉与封野是自家人,处事自然以封野的利益为先。
封野伸手,示意他不用如此激动,他在殿内来回踱着步子,思忖着封长越方才所说之言。
辽北战场的失利,与元南聿不遵军令,擅自出兵清潭洞有直接的关系。
若他谨遵燕思空号令,在陈霂之前攻下永安,那在泰宁城上坐看阿勒跟惨败的将会是他们,何来今日让陈霂占尽便宜的局面?
即便当初与陈霂争夺天下,元南聿曾立下半数之功,但功是功,过是过,若以军法处置,至少他这个右都督的位置是保不住了。
更难办的是,元南聿中伏被俘之事,早在他们还未从辽北撤军时,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同府,陈霂曾对元南聿屡次加封的旧闻,不知何时又被翻了出来,一时间元南聿早与朝廷勾结,置数万封家军生死于不顾的传言甚嚣尘上。
王申早于川蜀起兵时,就与元南聿相识,他二人互为莫逆,他并不信那些传言,故封长越要封野从严处置元南聿的谏言,他并不赞同。
“王爷,辽源乃辽北第一雄关,攻下辽源,何其艰难?元南聿兵法娴熟又胆识过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拿下了这座坚城,没有他们的配合,西路军又如何能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拿下清河、永安等城池?”
王申的所言亦十分有理,封野赞许的点了点头。
莫说元南聿与燕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