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13(第1/4 页)
汉阳郡主确实打过明姝的主意, 她那么积极将夫家侄女送去王府也是盼着日后能用得着。郡主有两子一女, 前头两个岁数相差并不太大,跟明姝都可以配。
原先是可以, 皇上都说表哥表妹结合并不利好,还让朝中官员做好表率,这盘算看来是落空了。
遗憾多少会有一点,但不算多。
汉阳郡主比盛飞瑶清醒一些,她之前抱的希望就不太大, 毕竟兄弟要继承王府, 明姝就是郡主,自家这两个除非自身有天大能耐, 光看家世背景跟她并不相配。侯府跟亲王府比起来本来就低, 再往下传两代等于低到土里。
如此想来明令禁止了也好,不用再抱着希望。
逸哥儿听说这事闹了, 但他毕竟还小, 喜欢也很肤浅,简言之他不高兴了可没到要死要活的地步,过两天还是该干嘛干嘛去。跟他比起来, 其他有些家的才是痛彻心扉,闹绝食闹着要上吊的都有。
有几家正准备结亲上亲,皇上一下令,亲事黄了。
还有对自家表哥表妹有觊觎的,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晴天霹雳。
太后、皇后甚至诸位妃嫔娘家都有人递牌子进宫,又是问, 又是求,都不管用。皇上拿了主意,太后和皇后都不是蠢人,自不会带头与之作对。再者说,大臣们不明白实情,太后跟皇后知道一些,会发现表亲结合不好才不是搞农业中途意外发现得,那是写到天书上的东西,真实性毋庸置疑。
太后她们也仔细回想过,那种情况生出来的孩子,格外健康的确实不是太多。
没有太后皇后或者皇子站出来,底下哪怕有抗议之声,很快也沉寂了。能够站上朝堂的都没有彻头彻尾的傻瓜,看皇上的反应听他说的话就该知道他这回下了很大决心,这事没有转圜,与其生出是非来惹皇上厌烦,不如坦然面对。
左右法令不是针对某一家,规矩之下,大家都一样,非常公平。
这东西对别家多少都有影响,对钱玉嫃没有,她夫家跟娘家差距太大不好撮合,至于两位郡主膝下的,别说她是否瞧得起,王爷跟太后都不愿意。之前威远侯府的胖小子总闹着要跟明姝玩,太后就念叨过,讲他配不上天上仙女,最好别打那主意。
外面一团乱的时候,燕王府里还是清清静静的,钱玉嫃照样把多数的精力放在相公以及一双儿女身上,少数用来应酬交际。
钱宗宝进翰林院有一年了,这一年里,乔氏为他向靖安伯府提亲并且下了聘,现在只差择吉日接新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