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第610章 法国百代(第3/4 页)
他自然知道陈强提到的百代公司并非如今的国际唱片五巨头之一的‘电子与音乐工业公司’(ei,俗称百代),而是参与了《哥伦布传》投资的另一家法国电影公司--百代电影公司。
法国电影的独树一帜跟傲气起源于一战前法国印象派电影的辉煌,虽然到二战前后有些式微,但随着戴高乐时代力争欧洲第一的国家全面复兴战略,法国电影也无可避免的受到了其影响。在文艺及各种意识类电影大行其道的欧洲,法国电影人应该是最早开始尝试摸索一条兼顾商业及艺术完美融合的电影制作的一类人。
这家法国电影公司的名声在亚洲地区并不显赫,但若是在北非跟欧洲地区稍一打听,便会发现这家成立于一个世纪前的老牌电影公司则无愧其‘拍一流电影’之口号,是欧洲本土电影公司昔日辉煌的象征。
可惜的是自一战结束后百代电影公司便开始陷入了低潮之中,虽然每年都有电影产出,也在不断尝试电影艺术性跟商业性的融合,但回顾它自二战之后半个世纪的发展来看,无疑百代所走的路并不算成功。
百代为什么会走错路,林孝智无意关心此类问题。
不可否认百代近些年来所投资拍摄的电影亏多赚少,但真要列出一份林孝智现在最想收购的公司名单,uct院线之后排名第一的就是法国百代。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也不奇怪。
现在的法国人虽然仍没搞清楚商业电影该怎么拍才能成功,但法国人的商业才能却无须质疑。尽管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百代电影公司的电影主业务每况日下,但其副业却一个做得比另一个更出彩,源源不断地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拍片资金。
在欧洲,百代电影公司拥有“作家与文学家电影协会”、“意大利艺术电影公司”、柏林“文学社”、伦敦的“百代有限公司”、以及美国的“百代交易公司”及“三角影片公司”等多家制片机构,虽然其中已有过半的制片公司停业,但百代电影公司仍是欧洲本土最有实力的制片公司之一。
在纽约,百代曾拥有一家胶片工场,二十多年前被杜邦财团斥巨资买下。昔日老板查尔·百代还曾在1908年赴美推销法国电影时花费200多万法郎在纽约购买了多块地皮。过去半个世纪里光是靠卖地皮,百代电影公司便撑过了一次又一次袭来的危机。
在法国,百代电影公司不仅拥有法国昔日最专业摄影设备生产商--拿破仑扎蒂(napoleonnti)摄影公司,旗下的“百代联营公司”至今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