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第二〇六章 鸿胪寺告状(第3/3 页)
动众。」
赵佶端坐于龙椅之上,双眉微皱,若有所思。王黼和蔡攸的一番话,显然是在为大宋解围。自从北方金国虎视眈眈,辽国日渐衰弱后,赵宋王朝的内忧外患已是接连不断。如今,江南的方梦华虽起事,扰乱一方,但毕竟没有对大宋直接造成新的威胁,而是转而向高丽扩张,似乎让朝廷暂时松了一口气。当然更核心的原因是宋朝两大水师被夺取后短时间根本没办法再拿出第三支可战水师对抗舟山军。赵佶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对方梦华的扩张早有耳闻,尤其是她从舟山逐渐向海外扩展的消息,已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但眼下,北方的金国正对宋朝步步紧逼,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南方的威胁。况且,方梦华并未直接挑战大宋的国威,而是选择从海上绕过宋朝,去攻占高丽和其他化外岛屿,这无疑给了大宋一个喘息的机会。
赵佶轻叹一声,抬眼看向群臣:「卿等以为,舟山贼寇之事,如何应对?」
王黼与蔡攸对视一眼,齐声道:「陛下,方女贼不过是玩弄商贾把戏,终究难成大事。高丽既为我大宋藩属,既然她此次动了高丽国,理应由我朝遣使安抚高丽,赔付高丽损失的银两,表明天朝之态度,暂时按兵不动。待我朝集中力量应对北方金国威胁,日后再定方逆之罪。」
赵佶点了点头,似是对这番建议表示赞同。他心中明白,如今金国威胁迫在眉睫,辽国正迅速崩溃,若再为一介女贼劳师动众,只会削弱宋军的整体防御力量。而高丽的控诉,虽说声势浩大,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化外小岛之争。
「王卿,蔡卿,你等所言,甚为有理。」赵佶终于开口,声音虽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将遣使安抚高丽国,表明大宋立场。至于舟山贼寇,朕自会另作安排。」
赵佶的态度已然明了,大臣们心领神会。尽管高丽使臣高昌鉴控诉得声泪俱下,但在大宋朝廷眼中,方梦华虽强势,但终究还是一介女贼。她东渡高丽,签订江华条约,不过是暂时脱离了大宋的威胁范围。这种做法,反而让朝廷可以集中应对北方的金国威胁,少了一桩内忧。
然而,高昌鉴听闻天子的决定,脸色顿时煞白。他明白,今日的控诉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大宋不会为了高丽而与方梦华撕破脸皮。高丽国只能依靠自己,在夹缝中生存下去。
随着朝堂散去,高昌鉴站在大殿外,看着开封的繁华景象,心中却满是茫然与不安。他知道,高丽的未来,或许比今日的控诉更加坎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