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无缝天衣(第3/5 页)
早看到了商机。他早在达蓬山代理寨主时,就已经领悟到方梦华的新式女装设计潜力。那些按照旗袍式样制作的新式成衣,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宣和六年三月初一,袁正站在秀州华亭县上海滩外的码头上,望着一艘艘满载明锦和新式日化用品的商船远航。他心里清楚,这些货物不仅会运往开封,进入皇宫贵族的衣柜,也会跨越大洋,销往远在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的贵妇圈。
作为一个裁缝出身的秀州知府,袁正比任何人都更能看清明锦带来的巨大商机。早在他担任达蓬山代理寨主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到了方梦华设计的新式女装(旗袍和现代款式汉服)的潜力,并积极推动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如今,明锦的出现,无疑是对他当初远见的最好验证。高档无缝服饰的需求将会激增,尤其是在那些追求极致时尚与高雅品位的上层阶级中,明锦将成为他们争相追逐的对象。
在他的安排下,秀州的各类商铺和作坊纷纷调整生产计划,专门为明锦的制作和加工服务。商人们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想要在这场新一轮的纺织革命中分得一杯羹。而朝廷也开始逐渐注意到这一来自东南沿海的「奇货」,那些曾经认为江南不过是富庶田地的朝臣们,逐渐意识到,一个新的经济重心正在形成。
然而,袁正心里明白,这一切的背后,是方梦华无声无息的布局。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远见,将江南的纺织业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在无形中稳固了明教的经济基础。上海外滩埠的繁荣,慈溪滩涂改造的成功,乃至明锦的问世,都是方梦华运筹帷幄的结果。
随着明锦的进一步普及,江南的经济影响力将会更加强大,而明教的势力也将会更加稳固。袁正望着远去的商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隐隐的担忧。他知道,随着这些「细软」进入北方,明教与朝廷的对峙或许终将不可避免。
江南织造厂的正式投产,不仅带来了明锦的流行和经济的繁荣,也悄然改变了舟山地区的社会结构。大量家庭主妇走出家门,走进织造厂,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工人。这一转变不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逐渐改变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
对于这些家庭主妇而言,织造厂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她们告别了过去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走进宽敞明亮的厂房,和成百上千的同伴们一起劳作。在这里,她们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属品,而是经济独立、充满自信的劳动者。
江南织造厂的工资待遇非常优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