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无缝天衣(第1/5 页)
宣和六年初,江南织造厂的轰鸣声在舟山群岛上空回荡,昭示着一种全新的纺织时代的到来。由方梦华设计的百花纺车开始批量投产,三千女工在宽敞明亮的厂房内忙碌着。
正月初八晨曦微露,舟山市的江南织造厂内,三千名女工已经整齐地排成了两列,等待着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今天不同于往常,因为这是江南织造厂新式纺车正式投产的第一天。整个厂区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厂房内,偌大的纺织机横亘在两排女工面前,每台纺织机的宽度足足有三丈,显得格外壮观。这些新式纺车,由于机械化的多重飞梭设计,彻底改变了传统纺织工艺。织机的宽度不再受限于手工穿线的臂展,女工们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不禁对这台机器的潜力充满了期待。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声响起,工头叶九姑喊道:「大家注意!准备开始!」话音刚落,女工们迅速上前,两人一组站在纺车前,熟练地操作起来。机器发出轻微的轰鸣声,飞梭在织机上飞快地穿梭着,原本单调的织布声此刻却变得有节奏起来,仿佛奏响了一曲新生的乐章。
江南织造厂的投产,掀起了一场席卷整个江南的织造变革。传统的织机,因为需要手工穿线,设计上局限于一名女子的臂展宽度。因此,一匹布的宽度被限制在六尺左右,制作成人服装时,常常需要多块布匹拼接,这样的工艺成为了历史的束缚,也让「天衣无缝」成了一种凡间无法达到的境界。然而,方梦华的到来,彻底颠覆了这一切。在她的设计下,江南织造厂的新式织机百花纺车彻底颠覆了这一局限。通过机械化的多重飞梭设计,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织布效率,织机的宽度被大幅度扩展到三丈,两人便可轻松操作。这意味着,一块布匹可以从头到尾织成,无需再用多块布料拼接。这样的技术突破,使得织造厂的布匹不仅更加宽大,而且更为结实和美观,这种设计使得织出的布匹不再有传统的接缝问题,实现了真正的「天衣无缝」。
新式织机的投入使用,使得江南织造厂的产量如井喷般增长。女工们在方梦华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新机器的操作技巧。她们两人一组,站在宽大的织机两侧,通过精密的机械传动系统,操控着多重飞梭来回穿梭,快速织出一匹匹宽大而无缝的布料。这种突破性的变化,使得明州制造的布匹——「明锦」这个名字,迅速在上海滩的市场上响亮起来。因为这种布匹出自明州的江南织造厂,方梦华特地为其起名为「明锦」,寓意光明的织物,象征着新技术带来的明亮前景。不仅产量巨大,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