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百花纺车(第1/4 页)
沈家门大寨的议事堂内,一片肃然。方梦华带领着诸位文武官员,以及现任宋朝昌国县县令史才和包完、吕将、刘若仙等一众手下齐聚一堂,准备正式梳理舟山群岛的民政黄册和鱼鳞册,全面统计岛上人口及土地分布情况。方梦华坐在正堂的主座上,手中持着一份细密的黄册,这册子里详细记载了昌国县各个村庄的户口、土地、赋税等信息。这份黄册虽然旧,但在战乱之后,依旧是整个昌国县最为权威的民政记录。随着黄册一页一页地翻过,她的眉头也微微蹙起。
「史县令,虽然这份黄册详尽记录了昌国县的基本情况,但仍需对实际人口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尤其是岛上这些新来的难民。」方梦华说道,目光转向坐在一旁的史才和包完。她的话中不带一丝情感,却让人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方大王所言极是。自从贵教起义之后,昌国县境内青壮男子稀少,多数被朝廷征去充当壮丁。如今这些新来的难民,大多是老弱妇孺,实在是一个大问题。昌国县境内青壮不足,这是本官一直担忧的问题。如今虽然有些流民返回,但终究数量有限,恐怕很难恢复往日的繁荣。」史才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这两年来,方腊起义的战乱余波依旧影响着两浙大地。昌国县作为战乱频发之地,人口流失尤其严重,青壮男性大多被宋军征召为壮丁,留下来的多是老弱妇孺。虽然难民们流落至舟山群岛,但这样的畸形人口结构,依旧让史才深感头痛。
包完站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方大当家,若没有足够的青壮劳动力,很多事情都难以开展。」
坐在一旁的吕将和刘若仙也频频点头,他们也清楚目前人口结构的畸形会对未来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方梦华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她微微一笑,打破了僵局:「史县令,包管事,我倒觉得现状未必是坏事。」
此言一出,众人皆愣了愣,纷纷望向她,不明白她为何会这么说。
「方大当家此话何意?」刘若仙忍不住问道。
「史县令说得对,但我看未必。」方梦华忽然一笑,语气变得轻松起来,「这些孤儿和寡妇,对我们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机遇。」
方梦华看着众人,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现在的情况虽然看似不利,但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孩子多,尤其是孤儿多,说明我们有机会建设‘希望小学’,从小培养这些孩子们,培养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他们将会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