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来自边关的捷报(第1/4 页)
数日之后,当呼延瓒的派遣的送信之人到达抵边城,言呼延瓒和“种家军”正在归来的途中,预计三日之后到达。本来因为大胜异族部落联军的喜悦慢慢消褪,不过这一次柴宗训并没有在隐瞒什么,向众抵边城和百姓说明了异族部落联军会就此退去,与呼延瓒和“种家军”的胜利归来关系不小。
抵边城再次陷入了狂欢之中,柴宗训、种放和呼延瓒久别重逢,自然有一翻叙旧暂且不提。而抵边城的捷报也汇集成册,不快不慢的出现在了身为大宋皇帝的赵匡胤的几案之上,奏章之上并没有太多的描述,唯有聊聊数语。
“我抵边城军民与异族联军血战月余,侥幸胜之。”奏折是柴宗训提笔所写,关于战争的描述就只有这么简单一句。而封奏折带给赵匡胤的震撼却远远不是这么一句话就能表达的,赵匡胤自己亲自为柴宗训设下诸多限制,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他实在想不明白柴宗训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究竟是怎么打赢这一战的?
边关三州边军精锐几乎都被他调回开封了,难道说他柴宗训仅仅是依靠抵边城城高墙厚,还是说那些异族联军实在太没用了些?
可是不管怎样,赵匡胤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在赵匡胤的内心之中未必看得起那些所谓的异族联军,因为赵匡胤也清楚他们不过和辽国耶律氏争权失败的失败者罢了,并不是辽国的主力。但赵匡胤同样也明白柴宗训这一战打得有多么的艰难,因为他在赵光义的口中得知了抵边城的现状。
抵边城面临的不仅仅是缺兵少将的问题,当初赵光义空降边关三州的时候,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几乎搬光了抵边城中的一切。换句话说也许抵边城中未必有足够守卫城池的粮食和其他的军需物资。
赵匡胤很难想明白柴宗训是如何一一应付这些的,因为在柴宗训的奏折上并没有提。赵匡胤甚至做好了重新失去边关三州的准备,作为他本人并不看好这力量悬殊的一战,但是他经已在为明年争伐南唐做好一切准备。
不论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得为之退让,如果明年他能一举拿下南唐,定然先声夺人,南方诸国在知道作为曾经最强大的国家在自己禁军强攻之下不堪一击后,自然会少了抗争的勇气,到时候战败或者投降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虽然说赵匡胤暂时的牺牲了边关三州,可赵匡胤认为这还是值得的。
边关三州新附,民心是否真正归顺大宋在赵匡胤看来这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其实在赵匡胤想来最好的打算,就是柴宗训依旧边关三州的城池逐一抵抗,最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