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扶老携幼投亲友度难关(第2/5 页)
致,情同手足,但偶尔也会有一些小冲突小摩擦,在关键时刻,总会有人出面调解,平息纷争。自从刘德岗老人去世后,这个重担自然落到了刘德林的肩上。
那几个想要回去的人听了老人的劝告,不再言语了,乖乖得跟着年轻人上山拾柴火、摘野菜、采蘑菇。
几天的适应,大家逐渐习惯了新环境,心情也恢复了平静。孩子们更是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
第三天,存粮已经所剩无几了,躲在这里不是办法,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有人建议派个人去天心打探情况,如果敌人撤走了就下山回乡。
谁去合适呢?陈保林是最佳人选。他刚从县城读书回来,认识他的人不多,而且他聪明机敏,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陈保林来到天心,这天刚好是赶集日。他悄悄地走进了同学家里。
这位同学家境殷实,父母经营生意,心地也善良。
同学把陈保林拉进房间急切地问道:“听说你们围屋被大炮摧毁了,是真的吗?”
“是的,围墙摧毁房子被烧,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现在只剩下一片废墟了。”陈保林说着,忍不住泪水直流。
“真是太可恶了,这些人跟土匪没什么两样!”同学义愤填膺地说。
“老同学,我今天来找你是想打听当前的情况。我们几十口人躲在山里,粮食快没了,难以维持生计,想下山去找亲戚朋友求助,或者搭个草屋暂住。但又不敢轻举妄动,怕遭敌人第二次围剿。”陈保林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我从学校回来后很少出门,这件事不是很清楚。但我的父亲应该知道,忙完生意可以问问他。”陈保林的同学是个书呆子,无法提供太多信息。
过了一会儿,同学的父亲走了进来。
“爸爸,这位是我的同学陈保林,他是来打听会昌敌军情况的。”同学对父亲说。
“哦,原来你是南坑围屋人啊,真是可怜!”同学的父亲喝了一口茶,愤慨地说:“那些敌军围剿南坑围屋回来后就大吃大喝闹腾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撤走了。听说还奖励了一头牛给那个带路的独眼狗。”
“大叔,您消息灵通,看问题透彻,我们想下山去找亲戚朋友或者搭建临时住所。。这样可以吗?”陈保林向同学的父亲寻求建议。
“我认为可以!那些兵走了之后,地方上的官僚可能不会再过问这件事。毕竟房屋都毁了,人也没家可归了,他们还能怎么样?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