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王法恩(第2/4 页)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每一段新的旅程,都会为她揭开更多未知的帷幕。
方梦华在北路军水寨的事务稍作安排后,坐在灯下思索着王法恩的背景和他那独特的理念。她早已听闻过这位高僧的名声,知道他将来在绍兴年间会因声援岳飞而激怒秦桧,并差点导致明州遭遇灭顶之灾。此时的王法恩对她的推崇,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大林寺主持王法恩得知明州有「光明寺」势力(摩尼教传到中土披的佛教外皮)崛起而为首的那个年轻女子更是被西域摩尼教总坛加封为「白莲圣女」(当然也就在今年高昌回鹘向耶律大石臣服失去独立性)而偏偏她的经世济民的理念自己非常认同。于是王法恩开始策划如何在民间树立「白莲圣女」的信仰进而助力她实现野心和抱负,他指出「古往今来一个女子想获得权力无非两条路:要么嫁入皇家混成太后再行吕武之事,要么就得成为一个神。」
王法恩的观点直击方梦华内心的一些隐忧。古往今来,一个女子想要掌握权力,要么通过婚姻成为皇家后宫中的太后,像吕后或武则天那样通过皇家关系掌控朝政;要么便是成为一个信仰中的「神」(陈十四和妈祖算是典型案例),通过宗教力量控制人心。而对于她这样身处乱世的女子,前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者反倒更具可行性。
她回想起之前遇到的那些江湖好汉,如杨再兴那样的猛将,如果自己是宋江或方腊,那些汉子大概早就心悦诚服地纳头便拜了。然而,她只是一个女子,尽管有勇有谋,想要让那些自命不凡的汉子们真正归附,依然困难重重。即便在京东绿林会这样的场合中,虽然自己凭借大闹齐州的威望稍稍赢得了一些尊重初步解决了「上桌」难题,但要让宋江、李太、张仙像闻人杰那样建立起真正的归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来,王法恩的设想也未必无道理。」方梦华心中暗自思忖。她深知,在这个时代,男子的心中依然对女性领导者存有天然的偏见,除非她能超越性别的局限,真正成为某种超凡的存在,才能彻底打破这一障碍。即使她能够利用现代知识和战略智慧暂时赢得一席之地,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或许真的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塑造一个不朽的信仰形象。
方梦华当初能够接任明教的教主,从法理上也是因为明教本来就比较强调性别平等(这也是当年方腊会盟的52县教首中能存在刘若仙,陈妙贞和叶九姑三席之地的原因),圣姑(女性总教首)理论上是跟圣公(男性总教首)平起平坐的(类似后来早期拜上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