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再起帮源洞(第4/5 页)
开收编工作。然而,当他们进入这一片曾经繁华的地域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他们心中沉重。
浙西原本是富庶之地,青山绿水间点缀着星罗棋布的村镇,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如今,这一片土地却变得满目疮痍。一年前,宋军在此发动了残酷的镇压,烧杀抢掠之后几乎将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村庄和城镇被焚毁,田地荒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偶尔能看到一些烧焦的残垣断壁,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现今的衰败。
历史上几年后的南宋初年两浙地区补充了大量从北方来的南渡人口后依然只有方腊起义发生前的一半(杭州话因此成为吴语区内一个半官话的方言岛)。而如果刨除没有被这次战乱覆盖的明州和轻度影响的浙东其他地区只看浙西的话,在北宋末期其空旷就可想而知了,由于帮源洞作为中土摩尼教总坛圣火已经传递到方腊经历二十三代教主,这一带的百姓基本都信摩尼教,也就是宋军眼中该死的乱民。战后,赵佶御笔把睦州改成严州,也就是需要严厉管制的州郡。歙州改名徽州,后来成为安徽(安庆+徽州)的地名由来(不然可能叫做「安歙省」)。然而即便经此浩劫,现代的淳安县仍有接近30%人口姓方,可见当年青溪县方纮宗族势力庞大程度。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倪从庆望着这片荒凉的土地,黯然神伤。他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了给百姓带来新的希望而奋勇拼搏。然而如今,曾经的希望却被践踏成了绝望,连生灵的气息都已难觅踪迹。
石生也沉默不语。他们走过的每一段路途,脚下的白骨似乎在无声地控诉着战争的残酷。这里的百姓,曾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民众,然而现在却连一只活鸡的叫声都听不到。沿途,他们偶尔会遇到一些避难的村民,但这些幸存者大多面黄肌瘦,神情呆滞,看见军队时更是下意识地畏缩后退。
「这场浩劫,何时才是尽头?」陈箍桶叹息道。
「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石生沉声道,「重整旗鼓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失散的百姓能有一个安身之所。」
在之后的行军中,石生与倪从庆决定加快收编西路军旧部的步伐,他们不仅要恢复军队的战斗力,更要尽可能地在这片废墟中为百姓提供庇护。每到一个山寨,他们都会设法联系潜藏的明教信徒和起义军残部,将他们召集起来,修复旧寨,重建家园。
然而,石生心里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要让浙西地区恢复元气,他们必须面对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