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明州之策(第2/3 页)
忆起当初建议方腊先攻下金陵,占有长江天险立于不败之地的话,思索片刻,终于点头道:「圣姑所言有理,只要我们能避开宋军主力,低调发展,确实有可能。」
汪末泥也表示赞同:「圣姑的计划是可行的,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包完则一直沉默不语,似乎有些心事重重。
稍后,宴席开始,方梦华当众宣布改名为明教并化整为零,潜入明州的计划。众人齐聚一堂,等待方梦华的讲话。
方梦华站起来,举杯道:「各位兄弟姐妹,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途。圣公帮源洞已毁,但我们的信念未灭。圣教从此以明教为正式名称,并且化整为零,潜入明州。我们将重整旗鼓,等待时机再起!」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方梦华的决定。席间行酒令环节,方梦华又击节唱了一曲助兴,歌声高亢激昂,众人皆赞叹不已:
「江山非画美如画,豪杰壮士影叠叠。侠义如酒浓于酒,男儿放饮情烈烈。山寨如家胜似家,挑灯把酒三军悦。兄弟非亲心更亲,前生来世总相携。江湖的圣教英雄,原来是光明下界。明暗的二宗三际,暗藏着救世秘诀。人间恰似太湖,情义兰舟通彼岸。天地宛如山寨,四海兄弟赴盟约。」宴席气氛推向高潮。
席间,一身道袍的包完一言不发,这引起了方梦华的注意。她知道包完的身分是仁宗朝尽人皆知的包青天包拯的重孙子。他的父亲包永年是包拯早逝嫡长子包绶的遗腹子,但是此事说不清,家族继承权之争结果被包拯庶次子包繶一支的四兄弟夺取。包永年曾任鄂州的一个七品县令,为官清廉刚正如其祖,但后来被蔡京一党排挤,就在方腊起义前一年抑郁而终。包完认为父亲愚忠这样腐朽的朝廷不值得,决定投资一个新的主公以实现为民请命开太平之抱负于是选择了少年居住歙州时的好友方腊。虽然在方腊朝廷做了御史,但对方腊深感失望,似乎有离去之意。
方梦华注意到包完的异样,走到他身边,低声问道:「包兄,今日之事,你有何见教?」
包完抬头,目光深邃:「圣姑,包某只是感慨世事无常。方圣公的志向与我相合,但他的手段和结果令我失望。今日见圣姑之志,倒是让包某看到了新的希望。」
方梦华微笑:「包兄,如若你有心,我们一同努力,必能重光圣教,造福天下。」
包完心中稍安,对方梦华的信心也有所增强。他决定暂时留在明教,观察方梦华的行动,再作决定。包完点头:「包某愿随圣姑左右,共图大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