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洛神赋之美(第2/3 页)
,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灵感与深情,一字一句,勾勒出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那便是流传千古的《洛神赋》。
刘承的心中,藏着一段难以言说的情愫,那是对甄宓,那位倾国倾城、才情出众的女子的深深仰慕。
甄宓,如同一朵绽放在乱世中的白莲,不仅容颜绝世,更有着一颗不染尘埃的纯净之心。
她的名字,在都城之中,早已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不可触及的梦。
随着笔尖在纸上跳跃,刘承将自己对甄宓的所有情思,化作了一篇篇绚烂的辞章。
《洛神赋》中,洛神之美,恍若甄宓再世,她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于碧波之上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气质,令人心生向往,却又遥不可及。
那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更是刘承内心深处对甄宓无尽爱恋的抒发,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每一句话都饱含着他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寻找记忆,刘承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就把《洛神赋》全篇给写了下来,写好之后,他又看了循环往复看了好几遍。
诸葛亮,这位智谋无双的蜀汉丞相,正静静地站在案几旁,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眼前的一幅卷轴。
那卷轴之上,墨迹未干,字字珠玑,正是陛下刘承亲笔所书的《洛神赋》。
字里行间,不仅流淌着曹植笔下洛水女神的绝世风华,更融入了刘承自己对于那份超凡脱俗之美的无尽向往与追思。
诸葛亮初见此赋,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震撼。
那笔触间流露出的才情与情感,竟让一向以冷静著称的他,也不由得为之动容。
赋中洛神之美,恍若隔世仙姝,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令人心生向往,却又遥不可及。
而刘承的笔触,似乎在与古人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将那份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刻画得淋漓尽致。
然而,当诸葛亮抬头望向坐在龙椅上的刘承时,却发现这位年轻的帝王脸上并无半点得意之色,反而带着一抹淡淡的忧郁与释然。
刘承的目光穿过烛光,似乎正凝视着远方某个虚无缥缈的地方,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仿佛他的心思早已随着那赋中的洛神,飘向了九天之外。
“陛下,此赋字字珠玑,情深意切,实乃佳作。”
诸葛亮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由衷的赞叹。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篇赋作,更是刘承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