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刘承的焦虑(第2/3 页)
,杨万连忙快步走了过来。
“陛下!”
“你去让丞相来一趟,朕有些事情需要与他详谈。”
听到刘承的话,杨万点了点头,接着就转身走出去了大殿。
杨万走后,刘承也微微闭上了眼。
夜幕低垂,星辰如细碎的钻石镶嵌在幽邃的天幕之上,丞相府内灯火通明,映照着一位身形瘦削却气宇轩昂的老者——诸葛亮,他正踏着沉稳的步伐,穿过曲折的回廊,心中满载着国家的兴衰与希望,向着书房的方向行去。
书房内,马谡早已等候多时,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坚毅与期待,仿佛已准备好承接即将到来的重责大任。
“幼常,为师此番唤你前来,是要与你共商国是。”
诸葛亮步入书房,声音温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
刘承连忙起身相迎,躬身行礼:“丞相大人深夜造访,必有要事相商,学生洗耳恭听。”
诸葛亮轻轻摆手,示意马谡坐下,随后缓缓开口:“大汉方历大战,疮痍满目,百姓流离,国库空虚,此情此景,实乃我辈心头之痛。”
“然而,天不亡我大汉,赈灾之粮已如春雨般洒向受灾之地,饥民得以温饱,民心渐稳。”
“新一批官员也已走马上任,他们或出身寒门,或久经沙场,皆怀有一颗报国之志,誓要与我等共筑大汉之基。”
说到这里,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中秋节将至,虽为国之大礼,但亦是检验我朝恢复力之时。”
“我已命人筹备,不仅要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更要借此机会,展示大汉虽历经磨难,却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一面。”
“届时,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将不再是往昔的回忆,而是我们共同创造新的大汉。”
“我决定像陛下举荐你去幽州任职,如今并州刚刚经历了大战,那里正是需要能才之时,那里的百姓需要一个好的父母官,而你就是那人,你可愿意?”
刘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深知诸葛亮所言非虚,更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老师高瞻远瞩,学生定当全力以赴,协助大人治理国家,让大汉之花在废墟中重新绽放。”
诸葛亮微微一笑,拍了拍刘承的肩膀,那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期许:“幼常,你天资聪颖,又心怀天下,我相信,有你在侧,大汉的未来定将蒸蒸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