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马屁拍到点子上了(第2/5 页)
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臣,附议!”
“臣,附议!”
好些个大臣纷纷站出来,表达支持李善长的观点,其中不乏一些刚正不阿的老臣。
在他们看来,皇上的想法实在是过于惊世骇俗了。
皇位上,朱元璋静静的听他们说完,一双虎目在扫视着一眼朝堂。
朱辰说得没错啊。
这些文官集团看似满口仁义道德,礼法礼规,祖制古法,实则用这些当成了他们的护城河,甚至成为威胁皇权的手段。
想用这些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又何尝不是让他们用这些来束缚自已?
想想他在位的时候都这样,那些后面的皇帝压制不住文官集团,甚至被文官集团架空,那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完了?好,那到咱说了。”
朱元璋沉声开口:“既然要说古法祖制,那咱问你们,何谓国之根本,民之命脉?”
有大臣站出来答道:“农桑者,国之根本,民之命脉,是以圣人治国,必先劝课农桑,使民勤于田亩,勤于桑园,以养家国,以裕民生。”
“很好。”
朱元璋点头,道:“既然农桑乃是国本,那咱考核国本,何错之有?”
举殿皆寂,无人应答。
朱元璋继续道:“再说泥瓦木工,乃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此乃民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没有他们,别的不说,你们的俸禄从何而来?”
“怎么,读了两天圣贤之书,就看不上他们了?说民生是笑话,还贻笑大方?这是要与天下百姓背道而驰吗?”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百姓都是最底层的劳动者,但是主导这个社会的中心思想,还是以民为本。
与天下百姓背道而驰这个罪名别说是他们臣子了,就是皇上也遭不住。
现在,这么一口大锅轰然扣了下来,刚刚站出来反对的臣子们顿时一阵心惊胆颤。
为首的李善长只好硬着头皮,再次站出来辩解道:“皇上,臣不是那个意思,臣的意思是说,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考核那些知识不合适。”
“呵——”
朱元璋轻笑一声,道:“你们天天挂在嘴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怎么,一到选取进士了,考核民生的知识就不合适了?民生的知识就成最贱的了?你们读书人的标准倒是灵活得很呐,呵呵——”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