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1/3 页)
>
武安元年,武安帝初登大宝之时,杨孝义曾言:“沈家小儿,乳臭未干之辈,不足为惧。”而后又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几乎快将朝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了。
这种种罪名足以杨孝义被大卸八块了,而他还背着一个与虞家联姻,以此悔了其子杨广卿与武安帝的婚,并妄图架空皇帝的罪名,这下,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没有人能保住杨孝义了。
随着边境战争的开始,杨孝义、齐历、郭叙等人的人头也都落了地。
曾经一呼一吸都能决定朝堂走向的大官死了,朝中人人自危,四处寻找能保命的法子,更有甚者,妄图借此机会造反,推翻武安帝。
这时李晏走时为沈念留下的军队便起了作用,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些人通通抓了送给了武安帝,凡参与者皆斩,对于这些腐朽的朝廷官员,沈念只想杀,即便如此可能会短期内影响大普的运作,可偏偏大普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和能做官的人。
于是又一批经过了张褚衡严选的官员在两月内接受考核并上任了,才形成了现在所见到的大普朝堂。
听完过去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晏的眼皮跳了跳,原先以为沈念要做完这件事情起码需要半年之久,没想到仅仅两月,沈念便完成了这件事,况且还没人敢说她是暴君,原因很简单——有资格且能说出来的都被她斩了。而百姓经此一遭,更发自内心的爱戴这斩贪官收失地的中兴之主了,剩下侥幸活下来的官哪敢说什么?只能跟随着一起高呼皇上圣明。
“形势不同罢了。”见李晏不说话,沈念尴尬地笑了笑,“如今正值战时,我有阿晏的支持先不说,民心倒也挺高,朝中极具威望的老臣也都死的死,辞官回乡的辞官回乡了,自是无人能压制。”
李晏叹了口气,不知是夸沈念还是在笑沈念:“你倒是会了不少东西。”
“反正也算是成功了嘛。”沈念撇了撇嘴,似是撒娇一般贴着李晏,“阿晏,这一战可有受伤?”
察觉到沈念在转移话题的李晏倍感无语,强行将话题掰了回来:“这不一样,以后不准再擅自做主,此事稍有不慎便会丧命,若不是我为你留下了那兵马,你如何平叛?”
见糊弄不过去,且面前的李晏隐约有了要生气的意思,沈念只能老实认错:“阿晏,我错了,此事我敢如此做,全是因有你的兵马,我放心。”
沈念这么干脆的认错,倒是让李晏不能再说下去了,再一看沈念可怜巴巴的样子,就是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