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肩负使命(第3/4 页)
大量来不及带走的粮草堆积如山,一片狼藉。
这种情况下选择暂时撤退并非胆怯或畏战的表现,而是基于现实情况所作出的最佳决策。
至少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在瓦剌人重新集结力量、准备再次进攻之前,我方有超过七成的把握能够安全返回京师。
“撤军?你们都是这个想法?”
李承影没有直接回应,反而猛地转向一旁正议论纷纷的文武官员们。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二十几万大军出征时雄心勃勃,意气风发。
而今只剩下两万余疲惫不堪的士兵准备班师回朝。
难道你们就不曾想过历史的评判吗?那些记载着无数英雄事迹的史书,又将以怎样的笔触来记录我们今日的行为呢!”
李承影声音洪亮而又激昂,仿佛一道闪电般直击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此时,人群中的众人纷纷低下了头,神情凝重而沉重。
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不是他们不想抬头正视这残酷的现实,而是不敢去想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每个人的内心都仿佛被一层阴影笼罩着,压抑得无法呼吸。
正如李承影将军所言,大明帝国精心挑选出的二十几万精锐部队,本应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钢铁长城,然而却被敌方瓦剌轻而易举地打得七零八落。
即便现在,在李承影巧妙策略的带领下,连续取得了两次来之不易的小胜利,但这些小小的成就,在那场惨败面前不过是昙花一现般的短暂辉煌罢了。
这只能勉强作为对朝廷有所交代的理由而已。
然而,当李承影再次提及这一事实时,却将所有人的心绪重新拖回到冰冷现实中。
史官笔下的记载比刀锋还要锋利无情——无论怎样努力美化现状,都无法掩盖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
无数英勇无畏的将士们或许已经长眠于边疆某处未名之地。
一些人或许被残忍俘虏,正遭受着不可想象的折磨。
还有那些曾经满怀壮志的大臣们,如今也散落在各地,有的甚至生死未卜……
面对这样的局面,大家又该如何是好?
“将士们!”
李承影没有直接回答身旁的询问,而是目光坚定地走向吊楼,踏着沉重的脚步,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