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过年(第2/5 页)
。这时,建平突然提到了一个话题,现在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很大,你要多注意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村里很多外出的人基本都回到了这个小山村,冷清的村庄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孩子们在村头的空地上嬉笑玩耍,他们穿着新衣,手里拿着鞭炮,欢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庄。大人们则忙着准备年夜饭,炊烟袅袅升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村口的老树下,农村的情报站依然讲述着过去一年的是非。东家长,西家短,一会说,一会笑,说的好了还奖励一把瓜子呢。
在这个小山村里,人们虽然生活简单,平时各奔东西。这一天,他们团聚在一起,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此时的母亲满脸幸福的忙碌着,她为这个家永远不停的操劳着,此时母亲没有了嘴里的唠叨,也许他老了,再也不想唠叨了,也许是我们都大了,成家了,她不想再给这个家带来一点点的烦恼,现在,母亲可能很知足。这个年是她过的最开心的。
再忙,牛场也不能停着,一大早,我和大爸一起在牛场里忙碌着,突然父亲来了,他说,我和你大爸干,你回家多陪陪孩子,我说,爸,你回去吧,我马上就干完了,父亲平时话特别少,虽然他不说话,但是他一真为这个烂包的家操着心,父亲总是说,是他没本事,让一家人跟着他受委屈,在平凡的世界里,少平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千千万万穷苦人父亲的原型,记得少平的父亲说的一句话,他这个老子不敢抬头看自己的儿,说出了多少个父亲想说的话。
下午贴完对联,今年的对联我格外买的大,这就像一个人压抑了很久,突然爆发了,我想用这大对联来宣泄我所有的委屈,我要和曲折的人生告别。
贴完对联,就是我们传统的接先人仪式,这可能是我们大西北习俗,就是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把冥币用纸包起来,上面跟写信一样,写的是世去的人名,端到村头跪下磕个头,再端回来,初三就去烧了,意思是一年了,也给先人送点钱,表示哀思。这种仪式还有个讲究,就是读书越多,写的越真,说是到孔夫子门上去过,所以这一天找我弟建平的人很多,这真假,谁知道呢。
晚上,母亲和王娟端上了早早准备好的年夜饭,虽然这个年代不是缺吃的年代,但是今年的年夜饭特别的丰盛,丰盛的让人落泪,这泪水是幸福的泪,是委屈和幸福交织的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