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盘点古诗词8(第2/6 页)
期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并篡改后而唯儒家独尊时王朝随之灭亡。
封建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利用儒家思想来维护其统治,行愚民政策,甚至故意篡改《道德经》,曲解孔子《论语》最终将王朝推向覆灭。所谓的中兴也只是修修补补,延缓了社会矛盾,拖延了王朝灭亡的时间而已。
比如《道德经》被篡改了七百多处,人们读道德经时有一句话: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真正的内容是大器免成,一字之差,意思天差地别。”
光幕内容再次让万朝古人们尤其是天下读书人大惊失色,而帝王将相,门阀世家,士大夫阶层脸色都变了,光幕这种事能公开讲吗?光幕弹幕功能开启,万朝古人们看到什么?
这时,秦始皇站了出来,大声道:“朕当年焚书坑儒,本以为是儒生妖言惑众,如今看来,这背后竟有如此多的猫腻。”众人皆看向他,这位千古一帝的话让场面更加凝重。
孔子望着光幕,缓缓说道:“吾本意在于倡导仁义道德,使世间有序,君臣父子各安其职,却不想后人如此歪曲。”他眼神中满是悲愤。
一位年轻书生站起高呼:“我等读书人应重新审视所学,莫要再被这被篡改的学问蒙蔽双眼。”此语一出,众多学子纷纷响应。
而那些帝王将相们则面露尴尬与担忧之色。若是民众知晓这些真相,他们还如何用儒家思想稳固统治?
但光幕之事已传开,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泛起的涟漪再也无法平息。孔子带着弟子转身离去,背影略显落寞,他知道,从此刻起,这世间的学术格局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只能在这变革的浪潮中努力去纠正曾经被扭曲的理念。
光幕继续:“历史上才女,薛涛!
薛涛是中唐时期的女诗人,自幼随父亲到成都,她的父亲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薛涛性敏慧,8岁就能诗,洞晓音律。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提笔而就《谒巫山庙》。
韦皋拍案叫绝,薛涛也从此声名鹊起成为韦皋身边的红人;后来,袁滋,高崇文,段文昌,李德裕等人相继镇蜀,她都以歌妓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在当时的成都薛涛红得发紫。
当时各地官员往往到成都述职时都要先向薛涛进礼,薛涛与同时期的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竞相酬唱,诗名大振,被称为“文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