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名臣名将14(第2/7 页)
视为稀世珍宝,被小心珍藏保护,每次展出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前来瞻仰,仿佛透过这篇文稿能看到颜真卿当年的悲愤与壮烈。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天宝十四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波及整个大唐,造成三千多万民众死伤。
安史之乱的起因源于唐朝后期的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势力的膨胀以及中央政权军事制度的漏洞。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野心勃勃。他利用民众对朝廷积怨已久的情绪,联合史思明发动叛乱。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大唐多年盛世积累下的繁荣迅速被战火摧毁,人口锐减,经济凋敝。洛阳、长安相继沦陷,唐玄宗仓皇出逃。
这场战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冲击,地方藩镇势力更加难以控制。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尽管之后还有一些中兴时期,但再也无法恢复到昔日的全盛状态。文化艺术领域也遭受重创,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毁于一旦,像颜真卿之类的忠臣良将也不得不在动荡中艰难守护家国大义。而且它给百姓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战争创伤,这种恐惧和不安持续影响了很久。
大唐名将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为大唐续命145年。而大唐发生安史之乱与唐玄宗中后期昏馈有很大关系,自唐玄宗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平定韦后之乱,李隆基在成为皇帝后与太平公主发生了权力斗争,李隆基在铲除韦后势力后得到了太平公主的支持并在她的帮助下登上了皇位。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因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而闻名。然而随着李隆基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他开始与太平公主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太平公主的被逼自杀。
前期李隆基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唐朝也达到鼎盛时期,天宝元年之后,李隆基日渐昏馈,后世认为他活的太久,一日杀三子这种事情都干的出来,后又强占儿媳杨玉环,万般宠爱从此君王不早朝。
一次偶然机会唐玄宗认识了安禄山,自此安禄山飞黄腾达为以后发生安史之乱埋下祸根。在这个背景下一代名将郭子仪登上历史舞台。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子。
郭子仪出身于华阴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