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修礼贤馆(第2/3 页)
这时候孩子们也围坐下来,徐家下人已经将做好的鱼摆在了桌上。撒上葱花、香菜,热气腾腾的香味四溢,让人垂涎欲滴。一时间,笑声和碗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温馨而快乐的气氛弥漫在整个院子。
徐达、汤和、朱元璋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打仗的人就是,在什么地方都不离军事。
他们边吃饭、喝酒、边聊天。
汤和问朱元璋:大哥,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下一战呀,下一战我们打哪里?
我还没有想好呢,等等看吧,不急。
这时候徐达说话了:大哥,我感觉我们文人太少了,现在就李善长一个,我们都是一些大老粗,为什么不召集一些文人雅士呢。
朱元璋沉默了一下说:三弟,你这个提议不错,我回去好好想想,我们确实身边没有文人雅士,确实还需要这样的人。
汤和说:是啊,我们适合打天下,但是守天下还需要文人呀。
那我改天召集统领们开个会,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注意和好的人员推荐没有。
他们几人把酒言欢,好不热闹。一时间,笑声和碗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温馨而快乐的气氛弥漫在整个院子。
朱元璋、汤和、徐达一直聊到深夜才离去,马秀英和刘玥一直在边上陪着,直到离开。
朱棣因为玩累了直接就在徐达家里睡下了。
朱元璋回去想了一晚,感觉徐达说的好有道理。
于是他想到了给天下读书人修一个——礼贤馆
他要大量招揽读书人,对读书人以礼相待,且求贤若渴,并诚心向前来投靠的读书人请教治国、治民之道。
第二天,朱元璋就召集了统领们开会。在会上,他提出了徐达的建议,并表示自己有意修建礼贤馆,招纳文人雅士。
会议上,统领们都非常赞同。
很快,礼贤馆便在应天府内落成,成为各地读书人云集之所。朱元璋亲自题写“礼贤馆”三字金匾,悬挂于门楣之上,以示重视。
这天,常玉春来找朱元璋:“大帅,我认识一位叫宋濂的文人,才华横溢,对治国治民之道颇有研究,或许可以邀请他来此为官。”
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
好啊,那常玉春,你就去把这个宋濂请来。
末将遵命!
常玉春领命而去!
几天后,常玉春顺利的把宋濂请来,朱元璋亲自接见了他。并对他请教了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