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模块化流水线(第3/5 页)
档节目对于形式内容的创新要求不高,因为“参演嘉宾”自己的生活和故事,就能为节目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甚至连孩子的肤色,都是一个十分值得讨论的点。
不过,当公司的人在看到,综艺频道的负责人亲自驻场,指导越聚越多的节目组成员开始磨合的时候,他们心中的否定和质疑也不免消散了很多。
有了这位无往而不利的前总制片,到是把这档周播节目能够成功制作的可能性提升不少。
只能说,他们的看法确实没有错。
在确定下来参与节目录制的成员之后,从【荒野生存】脱身出来的高强,便入驻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亲自疏理节目组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链接,同时查漏补缺,哪个环节的人数不够,就从其他节目组源源不断的调人过来。
每周固定时间上线播放的deadline,确实令人浑身颤抖,尤其是没有制作周播形式的节目组成员,更是心惊胆战,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畏难情绪。
高强自然感受到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于是亲自开会,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建设。
“各位,我知道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就是周播的形式,太紧急,节奏太有压迫感。同时担心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之后,就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流程链条彻底断裂。”
【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所有成员聚集在偌大的会议室里,乌泱泱的人头攒动,一言不发的看着高强在最前方讲话。
“这在节目录制初期,确实是一件值得被担忧的事情。尤其是大家第一次制作这么短周期的节目,我很能理解大家。”
整个节目组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扩容,成员数量已经突破了200人,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向上猛增,看不到停下来的尽头。
甚至,在高强的预想当中,这档综艺节目的人员编制数,是极有可能要突破到500人的。
尤其是节目录制现场,负责跟拍的摄影人员,负责制作剧本产出创意的编剧,以及后期大海捞针一样从无数镜头中,寻找出最精彩最合适内容的后期剪辑人员,将会是节目组成员的主要构成。
这么多的人,按照传统节目的管理方式,肯定是无法进行有效管理的,甚至连人员的调度,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必须要按照模块化的流水线形式,来进行组织和统筹,梳理负责不同工作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才有可能将这个超大型的团队,彻底调动起来。
“但大家不用担心,在节目录制的前期,我会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