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五代乱世的根源(第3/6 页)
时搭建的戏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赏芳春,暖风飘箔。
莺啼绿树,轻烟笼晚阁。
杏桃红,开繁萼……”
台上,一位身着华丽戏服的雄壮男子正深情地唱着曲,他的声音高亢而富有穿透力。
而脚下步伐却如乱舞,似行军般急切却又不失节奏,与其他怜人配合相得益彰,丝毫不见生疏。
就在李存勖沉浸在戏曲的世界中时,天幕上的一段话语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他拉回了残酷的现实。
天幕所述,正是他未来的悲惨下场,以及那困扰了整个中晚唐与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之困。
李存勖化着妆,面若桃花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怒目圆睁,仿佛要将天幕撕个粉碎。
“好啊,李嗣源这个孽畜,枉朕如此信任他,他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来人,将李嗣源给我抓来!”
片刻后。
一队侍卫回来复命,抱拳道:“陛下,李嗣源跑了!寻遍其府也无踪迹!”
“好,好啊!他还敢跑?!”
李存勖扭头对一旁翰林道:“起诏!朕闻逆贼李嗣源,犯下滔天大罪,危害社稷,扰乱民心。朕心震怒,誓除此贼以安天下。
今昭告天下,凡我臣民,皆须留意此贼行踪,若有能将其擒获或杀死者,朕必重重赏赐,金银财宝、高官厚禄,皆不在话下。朕言出必行,绝不食言。望我臣民,奋勇向前,共襄此义举,以保我朝安宁,以彰朕之威德。”
“诺!”
翰林起笔快速书写,很快就书写出原稿,经过驿站分发,不断向全国各地州县传去。
传下通缉令,李存勖怒气渐消,思虑偏向魏博兵一事,按天幕所说,因为自己的打压,魏博兵才造反了,如今再撤销打压政策肯定也来不及,而原本的平叛主将也是个白眼狼。
看来只能自己亲征了,暂且压下此事,再看天幕后续所说如何解决藩镇问题。
不过这小日子是何国?大唐盛世的气度不学,要学这乱世气象?莫非乃禽兽之国,崇尚暴力?
……
北宋.仁宗时期
汴梁,大内
庆历三年,天章阁内,宋仁宗赵祯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一干重臣正襟危坐,商讨着新政以图富国强兵。
却见天幕上竟显现出欧阳修所修《新唐书》的片段,并配以旁白:“欧阳修说什么怜人误国,皆是欲加之罪,儿戏之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