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5 页)
哀伤与忧愁。
她久久地凝视着这片花瓣,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曾经,这些菊花在她眼中是秋日里最绚烂的风景,是她可以寄托情思的美好象征。她曾在菊花前与父亲吟诗对句,感受着亲情的温暖与文学的魅力;也曾与丈夫漫步花间,分享着生活的点滴甜蜜。可如今,在这离京后的落寞时光里,菊花也仿佛染上了她的哀愁,变得黯然失色。她长叹一声,那声叹息犹如深秋的寒风,穿透了寂静的庭院,饱含着无尽的无奈与愁苦。这叹息声中,有对父亲遭遇的痛心,有对丈夫离别的思念,更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随后,她轻轻地将花瓣吹落,那花瓣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随风飘去。她的目光追随着花瓣,眼神中充满了眷恋与不舍,仿佛这片花瓣带走了她心中的一丝希望。而她心中的愁苦,却如这秋风中的菊花,愈发浓烈,弥漫在她的整个身心,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深知,自己已然陷入了这变幻无常的政争深渊之中。朝廷的争斗就像是一场诡异的闹剧,时急时缓,毫无规律可言。其情形既像是被人肆意荡来荡去的秋千,令人头晕目眩,迷失方向;又酷似儿童玩的翘翘板,这边刚刚被压得很低,那边瞬间就翘得老高。而她,就被困在这跷跷板的两端之间,进退维谷,痛苦不堪。
板子的一端,是她的生身之父李格非。父亲,那个在她的生命中如明灯般照亮她前行道路的人,给予了她无尽的关爱与教导,引领她走进了文学的神圣殿堂。曾经,他们在温暖的书房中,共同探讨诗词的奥秘,分享着对生活的感悟。父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充满了对她的疼爱与期许。可如今,父亲因元祐党人事件受到牵连,被罢职遣离京城,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她怎能不心痛如绞?怎能不日夜牵挂?每一个夜晚,她都会在梦中与父亲相见,可醒来后,却只有空荡荡的房间和无尽的思念。
或许正是有感于这种政治上的翘翘板运动,大约在崇宁三、四年间(公元 1104—1105年),李清照写了一首题目一作《七夕》的《行香子》词:
革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搓来,浮搓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寸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高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她看着父亲因党争牵连而被迫离去,心中的痛如同刀绞。那曾经温暖的家,如今变得支离破碎。她渴望能有一个两全之法,既能保全父亲,又能维护与丈夫的深厚感情。她努力地尝试着,用她微弱的力量去抗争这命运的不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