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第3/5 页)
了月底,文采斐然漂亮得都要和理想中的唐虞之世比美。
从《易传》讲到《河图》,从周天岁星讲到唐尧虞舜,曹丕在表面上一味的退让之后,终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献帝的禅位。
顺应着东汉的火德,他痛快地自居土德,于是把一切改制的工作都预备地好,燎祭天地、五岳、四渎,改元黄初,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
然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句淡淡的,“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刘家人:……
谁家舜禹之事是臣子逼迫君上这么干的啊!
—
《竹书纪年》:?
谢谢,我。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重看曹魏代汉的过程,我们其实可以只用那么简单的几个短句就概括完毕。
臣何德何能。
孤勉为其难。
朕受命于天。
一步步地拾级而上,等到最后抵达顶峰的刹那,再回首
先前的风景,又该是如何的想法呢?
我们不知道,史书也没有几l笔留下这不必要的闲谈。
所以我们后世人只能对着曹操只差临门一脚就能登上帝位,最后却终没实行的记录揣测,对着曹丕独将曹植封王的日子延后,心里的想法也许百转千回,最后还是允诺的记载品味,却始终找不到一个也许最为真实可信的理由。
但那些都不重要了,
反正现在是大魏的天下了,是曹丕的天下了。
——一切本该平静无波落下帷幕了。】
很突然的,是一声尖厉的长鸣。
曹操感觉到自己的心猛地一坠,那尖锐的啸声,有力地穿透了一切的阻碍,直插入他的胸膛,让他的情绪应和着那声音倏然紧绷。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同时,曹操顿住了。
朦胧的预感自脑海深处开始浮出水面,冥冥之中自有一种微妙的感觉,让他的鼻尖都跟着这声音一酸。
曹丞相的脸上是不作假的迷茫,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那般生理性的反应,为何经历了后世人口中的万般坎坷都没多少深切感触的眼眶,此刻却隐隐有着涩感。
是那声音太过有感染力吗,以至于让他都忍不住心生凄然悲怆?
还是——他心一紧,已经有些久远,乃至于都被他放在脑后的记忆此刻终于被他记了起来。
曹魏还能有什么值得后世人播放如此悲怆音乐的时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