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建一座中国近代史公园(第2/3 页)
地的地方。那是以后的多少年时间里,谁也不会去用的海涂。”
“只能说是现在。”
‘协议成功了之后,我还得单方面,花钱来买。这么简单的事,你们都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那么久了还不行?”
“好好考虑吧,若干年后,能说得上还有点值钱的,不仅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会有那你以为目前根本就没有用的海涂了。”
孙立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才说:
“知道吧?这块你认为没有用海涂的东边,是什么地方?那是上沙村。它古称长沙,又叫沙溪。它是什么地方?是孙先生的先代故乡。”
“跟名人也有瓜葛?”
“在宋末,孙姓人从福建经南雄,迁居到东莞上沙,其始祖为孙贵华。贵华祖生三子:礼、礼和、礼忠。礼生三子:受、广、晟。受生三子:能、通、玄。玄生二子:缔儿、缔宗。”
“很多年了。”
“缔儿,是中山左埗孙姓的始祖。缔宗,是中山涌口孙姓始祖。而中山翠亨村孙姓,则为涌口缔宗后代所分支。孙先生故乡,翠亨村家族支脉,是第九世祖,才从上沙村分支出去的。”
“多少代了。”
“仔细算起来,孙先生是第十七世孙。上沙孙族与翠亨孙族,有宗支源流关系,两地的孙姓,历来就交往频繁。在翠亨村里,有孙姓父老曾题赠一副木楹联,给上沙礼祖祠:庙貌庆重新,想当年乐业安居,德绍江东传岭表;宗支同衍脉,看此日源长流远,泽由莞水播香山。”
“实在的。”
“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我们孙姓族人召开恳亲会,光是上沙村就有数十名孙姓父老应邀参加。会后,赠有集体留念照片和大总统相片。还有赠给上沙孙氏宗祠的一副对联:”
“去了那里。”
“上联:萃子姓于家乡,木有本,水有源,五世箕裘开莞岭;下联:妥先灵于寝庙,宗念功,祖念德,三房俎豆贡北山。三房,是指上沙孙氏祖先礼、礼和、礼忠三个房系。”
“考证得好。”
“孙先生的亲兄弟孙眉,孙子孙满、孙干,曾由当时县长黎国材陪同,带着广东文史馆长邓茂垣,到上沙村调查考证祖宗事。在上沙村口,还建立有牌坊,上有孙先生之侄孙干。”
“这个没有注意。”
“亲笔题“中山大道”匾额,并书题有对联:上联:中所景仰,外所敬从,革命首倡共和肇造;下联:山无不容,河无不润,故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