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祭文初成气运加(第2/3 页)
位的人一向心狠手辣,不留余地,但也确实是位好皇帝,是明君,是仁君。
他对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下手无情,但对于自己的百姓却也是真心爱戴。不管他是不是装的,是否人前作秀,但如果一个人能装一辈子伪善,也说明他做了足够多的善事。
即便是这次临时起意的仓促建庙之事,刘恒也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特意叮嘱过鲁阳县令在保证完工的前提下,也一定要体恤民力。在整个工程期间,若有一例民夫伤亡之事,都是鲁阳县令的失职。
此时鲁阳县城的驿馆中,这位大汉天子便正在听取山神庙的督造进度。听说今日便能完成地基的建造,又询问过工地一切正常,未有民夫伤亡或闹事之后,他满意地点点头,嘉许了句。
待鲁阳县令派来禀报建庙进度的小吏告退离去后,那日刘恒吩咐过让其代写祭文的贾生捧着册竹简上前奏道:“陛下,臣已拟好封神的祭文,请陛下过目。”
“好,呈上来。”
刘恒话落,立即有身旁的一名内侍过去,从贾生手中捧过竹简,转呈到刘恒案前。
刘恒接过,展开看罢,立即满意地点头笑道:“好,贾生果然未让朕失望,一篇祭文也写的文采斐然,无一字需改。”
“陛下过誉了。”贾生行礼谦虚道。
刘恒卷好竹简,放到案旁,接下来又处理了些其他事宜。
待无人奏事,群臣告退后,刘恒喝了杯茶,略作休息,然后便让内侍研墨。
墨研好后,他展开贾生献的那篇祭文放在上首,然后取过一卷丝绢制作的空白圣旨展开放在下首。
接着他取过一管羊毫笔,亲自誊写这篇祭文。
大部分圣旨其实都不是皇帝亲自手书,而是专门有人代笔。
甚至大部分圣旨也不是皇帝亲自所拟,而是皇帝口述,表达个意思,有专人拟旨,转为更正式的书面用语。
拟好旨,皇帝御鉴可用后,再命人工整地誊抄到圣旨上。最后皇帝确认无误,这才亲自用印。
此时刘恒感念当日神牛救命之恩,所以决定亲手誊写这篇祭文。
待祭文誊写罢,他又仔细看了遍,发现并无错漏,便取过旁边的玉玺,亲自加盖印章。
他这次亲自带兵出击匈奴,是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御驾亲征,所以把得自始皇帝的那枚传国玉玺也带在了身边,认为可有国运相护。
此时他先盖了自己的天子行玺,随后想了想,便命人取来传国玉玺,又加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