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渔王(第4/5 页)
船。
顺姑见她走远,在后面将她带来的菜全扔出来,大声喊:“杨主任!你再不要过来了!你的菜,我们吃不起!有时候啊,做人不要把彼此逼得太绝!你是岸上的,我们是水上的,这点你要搞清楚!你硬要欺负人,大不了我就走!”
杨主任若有所思的说:“顺姑,如果你们能早日搬到岸上来,以后小孩就不得再掉水里出意外,一个家庭能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子女,不也就够了吗?”
顺姑啐了一口,“神经病,天方夜谭!”
杨主任转身去了下一家。
有时,很多事鲜少例外。
她接连去了好几户渔船、棚子……各家各户的反应五花八门,但结果都是一个。
只要说起计划生育那四个字,得到的回答都是「你管不到。」
不仅如此,因为杨主任这次宣传计划生育,水面上的人家都对她怨声载道,唯恐避之不及。
杨主任望湖兴叹,烂船还有三千钉,船上的这帮渔民,还真是一帮硬骨头啊!
……
江一龙条子好,有力气,缺的是时运和赚钱的本事。
想先还完二哥的帐,再凑够给他钉船的钱,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要是他有他爷爷那一手让人惊掉下巴的时运和本事,那还完账可就指日可待。
说起他爷爷,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外号叫「江渔王」。
渔网二字,可不是谁都称得上的。
那是在洞庭三月十五「鱼龙会」上,比谁的本事大,比出来的。
那些年论打渔,湘资沅澧长江洞庭,谁也打不过江渔网。
别人一网打下去,如果几条小鱼。他一网撒开,就有几条十几斤的鱼活蹦乱跳。他如果一网下最大只有四五斤的鱼,那别人一网就顶多是几条泥鳅。
有一次岳阳地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的领导右迁,同僚要办烧尾宴送行,需备两条四斤以上的金鲤鱼。
那天也不知道出了什么缘故,问遍码头上的船家、渔行,这两条金鲤鱼怎么也凑不出来。
经人介绍,秘书最终找到并托付此事在江渔网身上。
江渔网二话不说,驾船出发,说是等两个时辰回来。不到两个时辰便回来了。他回来时,船舱里果然有两条各有五斤往上,个头还差不多大,还活蹦乱跳的金鲤鱼。
众人看了,不服不行。
在当时,「江渔网」三个字,那就是金字招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