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为人治病也是一桩风险活(第3/4 页)
要我们提前介入。从明天起,我们就各个单位去走一走,了解他们的情况,特别要听取他们的汇报,指导他们把报告写好。”
我笑笑:“反正跟着师傅走。怎么指导,由你说了算。”
他笑道:“去了下面局里,一般是由一名分管办公室的副局长,办公室专门写材料的这两个人接待我们,先听他们汇报。
你确实没有经验,就带个本子在身上,也不要时时记,毕竟我们是上级机关,不是给他们当记录员的。只是记几句要点。
你觉得有话要说就先发言,觉得没话要说,我就给他们讲几句。”
“我也不了解情况,跟你学习算了,如果说错了是个笑话。如果说不到点子上,人家觉得上级机关也不过如此。”
闻科长笑了,说道:“你还是比较成熟。不是王又华。”
我问:“王又华是个什么样的人?”
闻科长就跟我讲起王又华的笑话来。
原来早几年,市政府办调进了一个年轻人,到了下面局级单位,他以为是个人物,座谈时,他非常喜欢讲话。
既讲不到点子上,还闹出笑话。后来就只好把他放到教师进修学校当个科长。
我问:“师傅举个具体的例子。”
闻科长说:“到任何一个单位,都是由带队领导讲话,你有什么好建议,也只能事先向带队领导提出来。不能由你讲。这叫规矩。
王又华不晓得这个规矩,他就喜欢出风头。
有一次萧市长带队到体育局检查工作。萧市长当然是最后一个讲话。他讲完了,基本上就是散会。
体育局长等肖市长讲完,准备讲几句感谢话。王少华插嘴,他说,听了萧市长的指示,自已有几句感想,一定要讲一讲。
体育局长根本不给他面子,说:又华同志,你有感想,等会我专门听取你的。
弄得全场哄笑。
我问:“这种人为什么进了机关?”
闻科长说:“你以为进机关的都有素质?他有个伯父在省工商局当领导,给当时的市委书记打了招呼。”
我说:“这个王又华是教书的?”
“对,好为人师。训学生训惯了。只要给他一点权力,他就喜欢训人。所以才华横溢不等于滔滔不绝。要跟王勃一样,关键时刻才露一手。
你们都不写,老子就来一篇惊世之作。你要没有那才华,就不要摸笔。”
我听了,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