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东城命案2(第3/5 页)
“当然不是。毒死送上门的顾客,对你是半点好处也无。酒中掺的不是白水,而是鹤顶红,试问哪位客栈的东家会做如此自毁名声、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现在只希望东城的官府能秉公处理,还我听雨轩一个清白。”
“此事宜早不宜迟,若案子拖上几个月,届时你客栈的名声尽毁,谁还会去关心事情的真相?即便到时候真相大白,毒酒的名声已深入人心,也怕是没人敢再去喝你仙酿坊和听雨轩的酒了。”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比暗夜中的皎月还要晶莹剔透:“我下午去西城城郊的‘名门坊’酒窖中查看了一番,结果不出我所料。”
他单手合上雪白的扇子,好奇道:“怎么说?”
“‘名门坊’中并无残存的毒酒,而五日前在他家定了酒的,只有听雨轩与金澜小筑两家客栈。而刚刚我查看了你家酒室里的酒,这是刚刚试酒用的银针。”
她从怀里掏出十根针头处都变成了黑色的银针,放在一旁的木桌上。
赵澜之借着月色拿起银针看了看,才缓缓道:“这么说,毒应该是在运输过程中下的?或许,这贼人的本意是给两家客栈之一的酒中下毒,但因为二十五坛酒都混乱堆放在一起,他不知究竟哪些才能送到他主子指定的客栈,为保万无一失,这才将全部的酒都下了鹤顶红。”
“这么推测下来,那贼人多半是混在运输酒酿的伙计之中了。”
赵澜之摇摇头:“做这样的事情,对名声一贯很好的‘名门坊’并没什么好处。”
“所以,那群伙计中,若有近几个月新加入‘名门坊’的人,嫌疑就相对增大了。”
毓灵淡淡地道出推理的结论,临了顾及王爷与东城官府的面子,又加上几句:“不过这些都是我的推测,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要想抓住真凶和幕后指使他的人,还得官府来断案。我一介布衣,确实难以下结论。王爷大可将我送至衙门,我也愿意在衙门的公堂之上跟官府的老爷好好辩论一番,也好尽早还我听雨轩一个清白,早一日缉拿真凶,也能早一日安定东城老百姓的心。王爷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娘子倒是有一番爱民如子的襟怀。”
“我也是东城百姓之一,更是此案的受害者,还望王爷做主,让此事尽早了结为好。至于凶手究竟是针对听雨轩还是金澜小筑,还需王爷和官府抓到凶手后进行进一步的盘查拷问,毓灵静静等待官府公正的判决就是。”
他的眸子冷了冷,带了几分凌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