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界中界:奇点界(第2/3 页)
黑暗中,有一望无际的镜子空间。如果每个空间都有两个生命,那黑暗没有尽头,生命数量也是。
球状生命再次提醒:“现在是休息时间,不过我劝你还是别乱跑。违反规则的后果,自身存在从宏观到微观会被这个世界彻底抹除。”
杨林回到镜子空间,球状生命把空间关好。
“我叫杨林,你怎么称呼?”
渐渐地,杨林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还需要眼前这个球状生命,为自己慢慢解释。
“叫我布欧就行。”
杨林试探性问:“你似乎不是地球人。为什么能说中文?”
“第一我也没说是地球人,其次我也没说中文。我们能够交流是因为我们是最纯粹的意识形态。”布欧有点无语,毕竟他已经记不得和多少生物说过这件事了。
这界中界的信息量真的大得可怕。
布欧问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杨林,往后长达两个纪元的寂寞,你否能坚持下去?”
不等杨林反应的机会,工作开始了。
镜子空间仿佛关闭了光源一般,没有一点光源。
“我们所有生物的工作就是往一个‘点’里加入基本粒子。”
布欧话音刚落,镜子空间消失,一个“点”出现他们的视线里。
黑洞?不像。三维黑色小球?有点。
它的质量一定不会比宇宙中的任意一个天体低,而且它是可见的。
基本粒子由生物本身给予给“点”,这个过程一刻也不能停,否则就是触及规则红线。
这是杨林从布欧口中翻译过来的意思。
可生物本身的基本粒子又该从何而来?这个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它就像是宇宙大爆炸理论中的奇点,我们为它提供了足够多的物质,它就会爆炸,然后形成一个新的宇宙。”杨林道。
传输物质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暗淡的空间内,只有自己和布欧,还有一个可视的黑色“点”。
“你们地球人还有这套理论?我们星球上,只针对一个历史阶段做一个整体预测和提出实质性建议。一旦突破,我们的文明就可以进入新纪元。像探讨宇宙诞生之初这些,我们一般交给科幻学家。”
杨林也是成功的和布欧打成一片。
一天的工作顺利结束,镜子空间再次出现将他们包裹在内。
布欧提醒杨林道:“若在工作结束后,未能站在指定区域,依然会违反规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