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 页)
‘安’就怀疑臣啊!”
安庆宗拼死维护父亲,出言道:“如果,臣说如果,东北方面的军队由太子的人率领呢?”虽说咒父亲死不好,但现在要赶紧消除圣人对父亲的疑心要紧!平时不怕杨国忠吹耳边风,就怕一棵怀疑的种子种下去,种子早晚要生根发芽!
“谁不知道杨相公厌恶安公,安公为圣人,为大唐,其忠心日月可鉴!太子能得到东北的军队谋反,未尝没有杨相公的辛苦!”与安禄山交好的吉温抢先在杨国忠开口时说道:“贵妃娘娘,安相公是您的义子,视您为亲母,他平日里有什么孝敬都是想着先送给娘娘,娘娘说句话啊!”
杨玉环与李隆基并肩而坐,闻言支支吾吾道:“你说得是,禄儿确实孝敬圣人,也孝敬我。但,国家大事,没有女人插嘴的道理,圣人圣明,心中自有谋划,不是我这等小女子能置喙的。”
她怎么敢插足政务,不要命了吗?王皇后如同长孙皇后那般贤惠,是圣人的患难夫妻,圣人尚且对她没有一丝温情,说杀就杀了。自己就是圣人取乐的工具,说话做事必须顺着他,还插足政务,是老寿星上吊吗!
李隆基也觉得有道理,杨国忠天天在自己耳边说“安禄山要谋反”,自己现在没有听,很可能将来就听从了,把安禄山赐死还是流放,总之换上了一个与太子交好的人!于是命人给安禄山松绑,“你受委屈了。”
安禄山颤颤巍巍给李隆基行礼,“都是奸人蒙蔽圣人!”
李隆基见他的动作如同老妪,心道确实如此,安禄山虽然骁勇,但打仗的人总会有疾病在身,哥舒翰不就是有些中风,所以可能是安禄山病死了,或者自己赐死他,然后自己找了新的将军去领导卢龙三镇的军队。
杨国忠不干了,这可是个搬到安禄山的好机会,“或许根本就是安禄山私下与太子结盟!圣人不可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不行不行,他又想搬到太子。这是一个好机会,一定要慢慢筹谋,最好把太子和安禄山都弄死,换一个听话的皇子上位!
【因为安史之乱,唐朝甚至是整个华夏上升的国运被拦腰斩断!从安史之乱后,华夏从开放到封闭,从自信到自卑,从文武双全到文弱颓废。当我们展开华夏历史长卷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在宋以前这副画卷呈现一种辉煌豪迈之气,如同雍容华贵的牡丹,艳丽且高傲。但是在宋以后,这副画卷清新淡雅,如同避世寡淡的兰花,柔美但脆弱。】
【这种区别细看起来,正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
【在此后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