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第4/6 页)
理念。
三、《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梗概:
曹操中吕布之计:吕布用陈宫的计谋,让濮阳城中的富户田氏给曹操送密信,说吕布已去黎阳,城中空虚,愿为内应。曹操中计,率军进入濮阳城,结果遭遇四门放火,张辽、臧霸等从两边夹攻掩杀,曹操在混乱中差点被吕布所擒,幸得典韦等将拼死相救才逃脱。之后曹操用计诈死,吕布果然中计带兵来攻,中了曹操的埋伏,损失惨重,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因蝗灾罢兵:这一年蝗虫忽然兴起,吃光了禾稻,关东地区粮食价格飞涨,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也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双方暂且罢兵。
陶谦三让徐州:陶谦在徐州染病,病情沉重,他请刘备来商议军务。陶谦表示自己的两个儿子才能不足,希望刘备能接受徐州牌印。刘备起初推辞,陶谦推荐了孙乾可为其辅佐,随后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徐州百姓也都请求刘备领徐州,在众人苦劝下,刘备才答应暂领徐州事。曹操得知陶谦已死、刘备领徐州牧后大怒,想要攻打徐州。荀彧劝谏曹操,曹操听从建议,先去攻打黄巾余党获取粮食。
主要人物:
曹操:本回中曹操既有中计的狼狈,又有设计反击吕布的智谋,展现出其作为一方霸主的多面性。他善用计谋,但也有因轻敌而陷入困境的时候。
吕布:有勇无谋,虽武力高强,但容易被陈宫的计谋左右,且在与曹操的对抗中多次中计,体现出其性格上的缺陷。
陶谦:一心想让刘备接管徐州,是一位忠厚的长者,在病重之时仍心系徐州百姓的安危。
刘备:以仁德着称,面对陶谦的让城,再三推辞,展现出他的谦逊和仁义。
陈宫:足智多谋,为吕布出谋划策,但所辅佐的吕布未能充分发挥他的计谋。
典韦:曹操手下的猛将,在曹操陷入濮阳城的危机中,奋勇杀敌,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中,表现出其忠诚和勇猛。
荀彧: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分析局势,提出正确的战略建议,对曹操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典诗句:本回的经典诗句为“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豁达的战争观,战争中的胜败是常有的事,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胜负尚未可知,也为后续曹操与吕布的继续争斗埋下了伏笔。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