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航海必须(第2/3 页)
要让航海变成一件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事业,最重要的便是设法让航海成本降低,让获利大于付出。
比如解决高频率补充淡水和食物,提高航行效率便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大海之上,水和食物看似极度稀缺,实则只要解决了获取办法,海上的水和食物其实又是极度丰富,取之不尽的。
海水因为盐分过高,在渗透压的影响下,直接饮用海水反而会被高盐分的海水吸走了人体内的水分,导致口渴地更厉害。
但反过来说,只要能够在船上设法淡化海水,水资源便是取之不竭的。
其中加热海水,让海水蒸腾出来的水蒸气再遇冷凝结成淡水是最简单的。
而加热海水并不一定要用燃料,太阳就是最便捷的热源。
黑色最吸热,可以用黑色的铁皮桶装上海水。
接下来的具体蒸馏装置就跟蒸馏相似。
另外可以将上面装水冷却的铁锅换成玻璃,增加光照提升温度,加快蒸馏水收集速度。
考虑到海面风浪不平稳,即便是大型的船只也会晃动,所以用于冷凝的玻璃可以在烧制时增加导流凹槽的形状,减少因为晃动导致淡水滴入接水竹管前落回蒸发桶里。
不过这样的收集效果,可能依然不够高效。
但好在没有消耗,只要在船顶建筑平台上设置足够的淡水收集装置,积少成多也能满足淡水需要。
另外海上不会一直都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在阴天时蒸馏装置就失效了。
所以既要有获取淡水的能力,也要有长期保存淡水的能力。
油的密度比水小,并且不容易变质,在储存淡水的容器中加上少许食用油,浮起的油层可以隔绝淡水与空气接触,延长保存时间。
但也要注意定期清理,食用油不容易变质,但也不是不会变质。
海上蒸发量大,下雨天会比陆地上更多,收集的雨水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延长淡水保存时间。
有了淡水,再之后就是食物问题。
船只的运载能力很强,出航时可以携带大量食物。
但最大的问题是,哪怕是大米、面粉、腊肉、果干、白糖等保质期原本很长的食物,也难以在温度湿度都非常高的海上依旧保持低水分。
水分是众多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当高营养的食物遇上水分,这些保质期长的食物也会和普通食物一样很快发霉腐烂。
后世根据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