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 页)
就没了动静。
身边的士兵面对这么多敌军本来就有点露怯,王年一死,就更没了主心骨。
“快。。。快放鸣镝!!!”不知是谁说的话,暗色之中一抹亮光升上顶空。偌大的南赵旗纹绽放在空中。
安尘远几乎瞬间抽出了佩剑,漆黑色的剑身在不到一刻钟之内就被染成了暗红色。顷刻间就躺了满地的尸身。
就在一片寂静之后安尘远猛地吐了一口黑血。
他额角青筋突跳,内息不稳,凭借仅存的清明暂时压制住了体内躁动不安的龙魄。
杀敌就在一瞬,远处的将士们反应过来后先是惊呼。丝毫未发现安尘远有什么不对,但是顾清寻发现了。
安尘远回来时血气弥漫,不过眼神还算清明。
他抹了抹溅在脸上的血,沉声说道:“过不了一个时辰,南赵那边就会派新的增援追过来,到时候可就不是几百人了。各将士听令,管好手底下的兵,六路纵队随我进后山。”
众将士得令,一刻钟后,一行如巨蛇般的队伍就隐入进后山山林之中。
安尘远骑着马打头阵。顾清寻和方圆在一匹马上紧随其后。为了掩人耳目只在队首和队尾燃了火把。
山路有些颠簸顾清寻在后面紧紧的抱着方圆的腰恐怕掉下去。
“将军是要带我们去哪?”顾清寻轻声问道,
方圆笑道:“殿下莫非害怕了,不必担心,相信将军,总是没错的。”
“嗯。”顾清寻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如今形式颇为被动,本来我在暗,敌在明,如今则完全相反,想要利用乌桓一族向北离走私致幻品,扰乱北离国内安定为借口逼迫顾承公向南赵开战,然后打南赵一个措不及防的计划也落空了。
顾承公疾病缠身主张避战,虽说安尘远手里有虎符但也不能下达君王之令。
安尘远离开北离时应当得到了尉迟英的口信,能够找到人证物证,足以让尉迟慕百口难言的证据,他才能带着兵潜入南赵。
宫中的大臣们除了文官,武将都已经归附了安尘远,到时候一纸书信,宫中一半势力主战是一定的,再加上皇上病重,一纸起兵诏书他不下也得下了。
这时时机成熟,东郊的兵力在暗处,趁着南赵松懈,攻下南赵不费吹灰之力。
这是书里该走的剧情,难道是因为他的出现,改变了应有的剧情?
顾清寻思来想去,早就忘了自己在马背上。
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