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9/14 页)
俭
居官有二语,曰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①。”居家有二语,曰:“惟恕则情平,惟俭则用足②。”
【注释】①威:尊严。在传襄公卅一年:“有威可畏谓之威。”②足:满足,足以供用之称。
【译文】做官有两句格言,就是:“公正无偏才能有清明的判断力,廉洁不苟才能有任事的威严。”治家有两句格言,就是:“恕道存心才能使家人平和相处,节俭朴素才能使家用足够有余。”
【评析】这里讲的是做事和持家的根本。为什么把做官改说成做事?因为古代社会组织简单,除了做官一途,再找不出积极服务人群的门径,而现在社会开放,社会组织十分复杂,各民族生存竞争百倍于从前,必须群策群力,才能使社会有进步可言,每个人都可以从各行业积极服务人群。做事不公、不廉,身分已失,当然谈不上有什么尊严。恕、俭不仅是立身的要件,也是持家必须的原则。因为持家除了有使一家衣食无忧的责任外,还有教育子女的要务;而恕、俭正是教育子女重要原则。如果自己以身作则做好这两点,不只家庭生活和谐幸福,就是子女将来长大做人做事,也不会有多大的差错。
处富知贫居安思危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①;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②。
【注释】①痛痒:痛苦。传习录:“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②辛酸:即辛楚,喻悲苦也。
【译文】处在富贵的地位上,要知道贫困人家的痛苦;当年少力壮的时候,必须想到年老体衰的悲楚。
【评析】“天下事,胜于惧而败于忽;惧,为福之种,忽,为祸之胎。”陶觉说的这句话,可以拿来这里借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能退一步想,往远处看,人间不知可以减少多少时移事易后的凄凉。
清浊并包善恶兼容
持身不可太皎洁①,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②;与人不可太分明③,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④。
【注释】①皎洁:光明洁白。②茹纳得:就是容纳得下的意思。茹,纳。③分明:清楚的意思。④包容得:包含容纳得下。
【译文】处世不可以太标榜清高,一切羞辱、委屈、毁谤、谩骂,都要容纳得下;交友不可以太过于计较,一切好人、坏人、贤者、笨者,都要包含得下。
【评析】“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客得”,这并不是在告诉人连男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