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书生黎灏(第2/7 页)
国境内被称为“十万大山”。但称呼什么都行,楚瀚横直听不懂这人的言语,瞠目不对,只能答道:“我是汉人,来自中土。多谢阁下替我治伤。”
这几句话那黄衣书生却听懂了,面露喜色,用汉语说道:“你来自大明中土?”楚瀚点了点头。黄衣书生拱手说道:“多谢阁下击退山豹,救我性命。在下姓黎,单名一个灏字。请问阁下如何称呼?”
他的口音虽有些古怪,但汉语尚属流利,楚瀚喜出望外,不料在这异地还能遇见会说汉语之人,回礼答道:“在下姓楚名瀚。”黄衣书生望着他,问道:“你既是中土人士,怎会来到我大越国?”
楚瀚在那书僮替他包扎伤口时,已留心打量了这黄衣人,但见他面容俊逸,宽广的额头上有个淡红色的胎记,约莫三十上下年纪,衣着华贵,黄衣乃以丝绸制成,扔在一旁的书本写的乃是汉字,打扮虽似个书生,腰间却挂着长剑。
楚瀚身处异地,一时看不出这人的身份地位,若在中土,这或许是个崇尚武功的书生,也或许是个附庸风雅的侠客,更可能是个文武双全的勋爵之后。当此情景,楚瀚也无法凭空臆测,这人既然没有敌意,那便当他是朋友也罢。自己的真实来历当然是说不得的,只能暂且编个故事虚应过去,当下说道:“不瞒黎公子,小弟跟家人到广西做买卖,不幸在山间遇上强盗,被逼得逃入靛海。我们在树林中迷了路,不辨方向,走了好几个月,才找到出林的道路,却没想到竟已来到大越国了。”
黎灏显得十分吃惊,说道:“这十万大山可不是人能去的!许多越族壮士闯入山中,便再也没能出来。我们越人有句俗话说:‘大山一丈,平原百里。’那是说在十万大山行走一丈,比在平原行走百里还要困难。楚兄究竟是如何在林中待了这么长的日子,并且平安出林的?”
楚瀚苦笑道:“也不算平安出林,伤痛病饿,没一日缺了,好在我们都挺过来了。”黎灏问道:“还有谁跟你一道?”
楚瀚道:“还有我的姊姊,名叫楚缎。她和我一起千里跋涉,互相扶持,才天幸走出了这林子。”他说这几句话时故意将声音提高了一些,因为他察觉百里缎已来到了左近,正隐身于树丛之中观望。他故意提高声音,一来是为了让她听清楚自己编的故事,免得待会儿露出马脚;二来是为了让她知道自己已察觉她藏身近处;三来是示意她可以适时现身,甚至露一手功夫。两人在丛林中相处数月,早已练就旁人难及的默契,细微之处,往往一个声调,一个眼神,便含藏了许许多多只有彼此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