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议价(第2/3 页)
刘通不由失笑,手捻胡须,说道:贾公子可真敢开口,四百两?卖完这本书,都未必得利四百两。」
这就是信口开河了。
贾珩道:「刘老先生何必瞒我,此书若刊行天下,得利何止几千两?」
在他看来,三国演义出版,多半是要风靡天下的。
这是四大名着的魅力。
刘通苦笑一声,说道:「哪有那般多?雇人印制丶作封,如此种种,无不需要成本,翰墨斋能得四百两之利,就已经了不得了,再说鄙号只在京中丶金陵丶浙江丶福建等几省有着分号,如何刊行天下?」
贾珩笑了笑,说道:「老先生既是觉得盈利不足四百两,不若你我这般如何,一本书若卖一本,贾某就得五钱银子的利,老先生此议如何?」
这就是分成模式,贾珩自己都不看好分成,当然这就是一个由头。
刘通讪讪一笑,说道:「贾公子说笑了,贾公子不知,刊版此书,鄙号也是承担着莫大风险,刻版丶用料,哪一项不需糜费,若是赔了,难道还要寻公子找补不成?」
贾珩一时沉吟,这就是分成难搞的缘故,成本几何,还不是翰墨斋说了算?
这和后世某文运营费用的纯利润分成,有何区别?
又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磋商,直到晌午时分,贾珩的《三国演义》终究以二百四十两的价格卖给翰墨斋,算是一回二两。
也告诉贾珩一个道理。
写书,大概是会饿死的。
「三国演义这样的传世名着,竟只卖二百四十两,这些黑心书商……」
贾珩心中虽然无语,但也无可奈何。
主要还是他没有名气所致,想来这一本过后,见到销量,再出新书,就有议价之权了。
当然,单论起来,二百四十两也算不少了,若在中等人家,也足够支应一年了。
据他所知,这时代出版业已经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官刻丶私刻就不需多说,坊刻已然十分发达,像翰墨斋这种集产销一体的书商,都有自己的作坊,他们的印刷成本几乎微乎其微。
所需工费,皆在雕版刻印。
当然,贾珩不知,以嘉靖年间出版的《豫章罗先生文集》为例,凡刻八十三片板,上下两帙,共一百六十一页,刻工酬劳是二十四两银子。
再以汲古阁雕刻为例,每百字需银三分五厘,可以说,雕版刻印也是成本低廉。
而书偏偏定价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