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背后暗箭(第2/3 页)
:“那些平庸之辈都是废物,他们无法平定叛乱,莫非要平了我卫铉不成?”
魏朝的用人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与兼顾人品高下和门第高低的九品中正制有所不同的是,门阀制度仅限于门品,且后来的州郡举孝廉、秀才亦是以门第为依据。相同的是两者都使世家门阀子弟凭借家世出身、家族举荐,即可轻松步入仕途。
朝廷在用人方面虽然讲究任人唯贤、唯才是用,却也没有排斥举贤不避亲、任人唯亲:一方面受制于现实,因为魏朝交通不便、边远地区民风彪悍,许多人都不愿去偏远落后的地方任职,但朝廷又要人去治理地方,所以只好对世家门阀、地方势力、地方豪强进行妥协。
另一方面,同个族的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谁要是犯下大错,那么他的家族、他的举荐人也会受到一定的牵连。所以在“株连”一般的惩罚制度下,一些“监督者”如果发现自己举荐的人犯下大罪、亦或密谋造反,他们为了置身事外,往往会第一个举报。
自杜洛周、葛荣起兵以来,河北诸州、朝廷大将平叛不力,屡战屡败,致使朝廷损失惨重、威望大跌;而沦为战场的各个州、各个郡县更是化为一片废墟。
以往的将领都是废物,可现在有了对比,皇帝和胡太后对河北诸州军政要员、及其举荐者的愤恨可想而知;此战一旦结束,定然要有大批人遭殃。而那些执掌大权的中枢大员自然也明白此理,只不过卫铉觉得他们是不会反思的,也不会痛恨所举荐的废物,他们只会恨自己“鹤立鸡群”、恨不得自己惨败战死;就算自己不败、不死,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让自己变成他们一样的废物。
之后,再用律令收拾自己。
“正是如此。”尔朱英娥见卫铉面沉似水,安慰道:“阿郎无须太过烦恼,毕竟太后并非是不明事理的人。”
“不是胡太后的问题,是满朝文武都有问题。”卫铉叹息一声,说道:“胡太后在意的是天下,不是某一个人;她也不在乎此人曾经立下多少功劳、有没有过错;一旦满朝文武都说此人该死,胡太后定然用此人的人头稳定大局。”
“阿郎,薛师叔和王长史(王佑)其实也说过类似的话。同时也是我来燕州的主要原因。”尔朱英娥将手中茶盏放下,心头暗叹了一口气。
河北诸州是汉家名门的集中地,除了傲立群雄的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长乐冯氏以外;还有渤海封氏、渤海高氏、魏郡曹氏、范阳祖氏等中上等世家,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