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迁都长安?(第1/3 页)
魏朝北方、西北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身为魏朝中心的、包括洛阳在内的伊洛平原也好不到哪儿。区别的是前者属于明刀明枪杀决战;后者是杀人不用刀、杀人不见血。然而在表面之下战斗的后者,无疑更加令人防不胜防、更加可怖;那些身在中枢却没有后台的要员、亦或是智力不够的武将,根本防不住自四面八方的“冷箭暗箭”。
大权独揽的胡太后早就收来尔朱荣送来的,卫铉所“创”的三省六部二十司为主、九寺为辅、十六卫府并立等军政官制。她本人很喜欢欣赏卫铉所“创”的军政官制,也明白朝廷如果依制治理天下军政,必然比现行的混乱的军政大政好上无数倍。
尤其大理寺负责案件审判、无判刑权御史台负责监察大理寺审案、刑部负责复核等事更是深得胡太后之心。她知道中枢要是让大理寺负责案件审判、御史台负责监察大理寺审案、刑部负责复核,又授予御史台监督天下的权,定能提升中枢和地方各级官府的办事效率、规范各级司法审判结果,也能避免减少九成以上的冤假错案。
只不过胡太后虽然只是一个女人,可她经过无数次事关生死的政斗,但每一次她都能够优胜而出;所以她非但不傻,反而相当精明。她知道卫铉编写的官制确实是高瞻远瞩的伟大创举,但它对于暮气沉沉的魏朝来说,却是一剂凶悍的猛药,要是用在病入膏肓的魏朝身上,魏朝死得更快、更早。
正是基于此见,胡太后干脆把尔朱荣送来的军政新制扣押起来,然后秘而不宣。可尔朱荣和元天穆不安好心,他俩除了将卫铉亲笔书写的“精简版”送给胡太后;又让人誊写一份,送给了皇帝元诩。
元诩视祖父孝文帝、父亲宣武帝为楷模,做梦都想平定叛军、统一天下。可他毕竟只是一个长在温室里的、虚岁十七的热血少年郎;既不具备胡太后历经磨难的成熟冷静的心智,也没有意识到魏朝经不起折腾,更不知此时改革会带来何等严重后果,当他看到这份洋洋洒洒的官制,立刻心动起来;然后想要在魏朝全面推广。
胡太后心知魏朝经不起折腾,改革只会让魏朝死得更快,她又当然不会答应儿子改制的要求,而且她还详细的将利弊得失向儿子解释一遍。可是元诩从小到大都被母亲管得死死的,心中愤慨至极,再加上他饱受皇族“母死子贵”观念影响,故而一直把母亲视作生平最大的敌人、恨不得亲手将母亲剁成肉泥。
他见母亲明明认可卫铉写下的官制,却又百般推诿、死活不愿执行,还在自己面前“狡辩”,本能以为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