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都还不够看(第1/3 页)
不管是哪个年代,衣食住行都是人们的基本需求。
老百姓做生意,最先肯定是找自己熟悉的领域,太高端了他们都没接触过,投入太大他们没本钱。
所以很多人创业的第一份生意多数都是开个小饭店,那种丈夫当厨子,媳妇儿当服务员,小本经营夫妻店遍布全国。
他们经营成本低廉,生命力顽强,是除了进厂大螺丝之外,最大的劳动力分流模式。
当然以后的文艺青年除外,他们喜欢开咖啡店,花店,或者客栈民宿,基本上大半都是注定赔钱的买卖。
现如今京城的小餐馆已经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餐饮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有专门蒸馒头包子的,有做面点蛋糕的。
东城潇湘馆不远处已经开了一家川菜馆,规模虽然比不上他们这边,环境也只能算可以,但是也有不少顾客。
国人其他还好,就这一点不太好,做生意喜欢跟风,喜欢扎堆。
你开个饭馆生意不错,他就想开个同样的跟你抢生意。
就像大刘接受采访说过的,说犹太人开加油站的梗,犹太人是靠加油站引流,边上开餐馆,开旅店,开洗车房,形成一个小商业链条。
而我们国人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前后左右各开一家跟生意好的竞争。
但虽然有片面之嫌。
但也反应了我们生意人眼光和思维跟不上节奏的事实。
关于这点徐建军是一点不在意,他这边的潇湘馆,那是朝着不差钱的路子搞的装修,用工用料都是最地道的。
还有就是在周围想找一个跟他地方规模等同的宅子,那挺难的。
就算是整条街都开上饭馆,他也可以很嚣张蔑视众生。
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东城这边是老城区,老一辈儿留在京城的,可是有不少湘南人的。
他们有的或许已经行动不便,有的忙于事务,经常回到家乡不可能。
但是吃一吃地道的湘南菜,听一听乡音,那也未尝不可。
加上潇湘馆的环境别具一格,布局也给足了私密空间。
所以这里从来都不缺客人,甚至想要订包间,有的时候还要电话预约留位置,不然只能到大厅就餐。
虽然生意的稳定,这边人员也基本上补充完成。
厨房又给加了两个砧板,一个打荷的,说到统领的人数,老宋已经超过骆国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