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 土壤数据采集困境与突破之策(第1/3 页)
在那充满紧张与压力的监控室里,向阳与工程技术团队如临大敌般地盯着屏幕,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在遥远行星上的土壤数据采集作业正深陷重重困境,一场激烈且关乎探测任务命运的讨论旋即展开。
向阳双眼圆睁,紧紧盯着屏幕上机器人略显艰难的动作,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嗖”地一下站起身来,双手狠狠地拍在控制台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大声吼道:“这情况太糟糕了!大家快看看,机器人在采集土壤数据时简直是‘四面楚歌’,我们必须马上找到解决办法,绝不能让这次任务功亏一篑!”他一边说着,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到屏幕上,双脚不停地在地上交替轻点,仿佛这样就能给机器人传递力量。
地质专家老王一个箭步冲到屏幕前,手指着画面中机器人正在钻探的位置,情绪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向阳总,这土壤的状况简直是‘魔鬼级’的!首先,土壤的硬度分布极度不均匀,就像一个布满陷阱的雷区。机器人刚刚在这边区域钻探时,还比较顺利,可才稍微移动了一点距离,就遇到了像钢铁般坚硬的土层。我估计这部分土壤里含有大量的金属矿物结晶体,其硬度甚至超过了莫氏硬度8,普通的钻头上去就像在撞墙,几下就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和变形。”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双手模拟着钻头受损的惨状,手臂剧烈地晃动着,脸上满是痛心疾首的表情。“而且,这种硬度不均还导致钻探过程中钻头频繁地发生偏移,根本无法按照预定的深度和方向进行采样,这样采集到的样本根本不具有代表性。我觉得我们得紧急研发一种自适应硬度调节的智能钻头,它能够根据土壤的实时硬度自动调整钻探的力度和角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矿工,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老王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智能钻头的工作原理,身体也随着手臂的动作扭动起来。
机械工程师老李也迅速凑了过来,他急得满脸通红,不停地跺脚,双手在空中挥舞着,大声说道:“还有啊,这土壤的颗粒大小差异太大了!大的颗粒像巨石一样,小的又如同细沙,机器人的采样铲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抓瞎’。当遇到大颗粒时,采样铲根本铲不动,还容易被卡住,导致机械臂的传动系统过载报警;而面对细沙时,又像用筛子舀水,大量的沙子直接从缝隙中漏掉,采样效率极低。”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双手模拟着采样铲的操作,先是做出用力铲动却纹丝不动的动作,然后又模拟沙子从手中溜走的样子,脸上满是无奈和焦急。“我认为我们要重新设计采样铲的结构,采用一种可调节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