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磨合与突破(第2/3 页)
物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把零散分布的特点考虑进去,重新计算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成本和收益期望值。”他拿起桌上的一本专业书籍,翻到相关的章节,指着上面的公式和图表说,“就像这里提到的,我们可以把实际采样得到的分布数据拟合到一个新的函数模型中,然后再结合其他因素,如开采难度系数等,对方案进行优化。”
在后续的讨论中,陆晨又提出:“我觉得我们在物理探测和矿物评估之间的衔接环节还不够紧密,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整个方案的连贯性。”他站起身来,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画出物理探测和矿物评估的流程框架,并用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比如这里,从探测数据到矿物资源评估的转化过程中,有些数据格式和标准不一致,需要我们进一步协调统一。”
叶琳立刻回应:“那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接口标准。我可以和陆晨、赵峰一起,梳理出各个环节需要的数据类型和格式,然后建立一个数据转换和共享平台。”她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身体也变得更加放松,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赵峰表示赞同:“这个主意不错。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数据问题导致的误解和错误。同时,我们在数据采集的时候也要更加严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随着讨论的深入,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他们逐渐找到了各自专业领域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契合点。苏然在数学模型的优化过程中,不断根据团队成员反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他与陆晨紧密合作,根据物理探测的数据特点,改进模型中的参数设置;与叶琳一起,将生态保护的要求量化并融入到模型的约束条件中;与赵峰协作,使矿物资源评估的结果能够更精准地在数学模型里体现对项目整体效益的影响。
在一次关键的模型调试过程中,苏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算法收敛问题。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公式和算法步骤。陆晨得知后,主动来到苏然的办公室,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苏然,别着急,我们一起看看。我虽然对数学算法不是特别精通,但也许从物理现象的角度能给你一些启发。”他拉过一把椅子,坐在苏然旁边,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
叶琳也带着一杯热茶走进来,放在苏然的桌上,温柔地说:“先喝口茶,放松一下。我刚刚在整理生态数据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规律,不知道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帮助。”她俯下身,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