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土壤数据采集困境与突围(第1/2 页)
在紧张万分的监控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向阳与工程技术团队围聚在巨大的显示屏前,画面中的老鹰系列太空机器人在遥远行星的土地上,正艰难地进行着土壤数据采集工作,而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让大家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向阳紧盯着屏幕,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带着几分焦急与急切:“大家快看,机器人在采集土壤数据时明显遇到了大麻烦,这可关乎整个探测任务的成败,我们必须立刻找出解决办法!都别藏着掖着,畅所欲言!”说着,他双手紧紧地攥成拳头,身体前倾,眼神在团队成员们的脸上一一扫过,那目光仿佛要在这危急时刻从大家的脑海中挖出解决方案。
地质专家老王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的双手在空中挥舞着,情绪激动地说道:“向阳总,这土壤的硬度远超我们的预估!从机器人钻探时的反馈数据来看,部分区域的土壤硬度达到了莫氏硬度7以上,几乎相当于石英的硬度。这使得采样钻头磨损极为严重,才刚刚钻探了几十厘米,钻头的刃口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缺口。”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钻头受损的样子,眉头紧皱,满脸的忧虑。“而且,由于硬度太大,钻探时的震动也非常剧烈,这不仅影响了采样的精度,还可能对机器人的内部结构造成损坏。我建议我们立即调整钻探参数,降低钻探速度,同时增加钻头的旋转频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钻头的磨损和震动。另外,我们得考虑派遣备用机器人携带更坚硬的钻头前去支援,以防万一。”
机械工程师老李紧接着跳了起来,他急得直跺脚,大声说道:“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土壤的粘性太高了!你们看,采样铲每次铲起土壤后,大量的土壤都粘附在上面,根本无法顺利将样本送入分析舱。这会导致样本的采集量严重不足,而且残留的土壤还会对下一次采样造成污染。”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模拟着采样铲的动作,脸上满是无奈。“我觉得我们可以在采样铲的表面增加一层特氟龙涂层,这种材料具有极低的表面能,能够有效减少土壤的粘附。同时,设计一种自动清洁装置,在每次采样后利用高压气流或者机械刮擦的方式将采样铲上的土壤清除干净。”
环境工程师小赵也坐不住了,他霍然起身,双手抱头,满脸苦恼地说道:“向阳总,这行星的土壤电磁环境也太复杂了!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源,这使得机器人的传感器数据出现了严重的错乱。我们原本设计用来检测土壤酸碱度和电导率的传感器,现在根本无法准确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