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墨林材料的应用探讨(第2/3 页)
向阳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却又面露忧色:“然而,目前市场上难觅聚墨林的踪迹,只能与高校合作。这其中涉及科研进展、知识产权归属、合作模式等诸多问题,你有何见解?”
赵伟沉思片刻后娓娓道来:“谈及科研进展,我们首先要全面评估各高校在聚墨林研究领域的成果与现状。据我了解,A大学的材料科学系在耐高温高分子材料合成方面造诣深厚,积累了多年的研究心得;B大学则在材料结构改性技术上独树一帜。我们可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其聚墨林研究的实验室合成规模、性能指标的稳定性等关键信息。在知识产权层面,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新成果归属问题务必在合作协议里清晰界定,明确是双方共享专利,还是由我们独家买断,亦或是采用其他形式的权益分配方案。合作模式上,可考虑多样化的形式,比如设立联合研发专项,由我们提供资金支持与实际应用场景需求,高校凭借其科研实力负责技术攻关;或者采用技术委托开发的方式,按照我们提出的性能指标与技术要求,高校开展定向研发;还可以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长期、稳定地开展多项目合作,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享。”
向阳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说道:“赵工,你分析得很透彻。我认为在与高校合作之前,我们得先组织一个内部的专家团队,对聚墨林应用于老鹰1号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估。这个团队不仅要有工程设计方面的专家,还得有材料学、电子工程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确保我们在推进合作时不会出现重大的技术疏漏。”
赵伟表示赞同:“向总,您这个想法非常明智。这样的专家团队能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聚墨林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提前预估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而且,在与高校沟通合作意向时,也能更精准地提出我们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向阳继续说道:“另外,关于合作资金的预算和分配,我们也需要谨慎规划。虽然聚墨林有望降低成本,但前期的研发投入不能无节制。你和财务部门一起核算一下,根据不同的合作模式和预期的研发周期,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资金预算方案。同时,要明确每一笔资金的用途和流向,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伟回应道:“好的,向总。我会尽快和财务部门对接,制定出详细的资金预算方案。不过,在资金预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